α-萘乙酸钠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性质与稳定性
有机合成
贮存方法
密封保存。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小鼠经口LD50:670mg/kg
有毒
计算化学数据
1、 计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0.1
7、 重原子数量:15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1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作用与用途
加热分解后生成氮气、氢气和水。溶于无机酸和碱的水溶液及部分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与酮反应得相应的磺酰腙。对硫化促进剂和抗氧剂无反应。无毒。储存不稳定,制品有臭味。
无毒。但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本品,具有刺激性。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毒物渗透手套。
合成方法
1.由硫氰酸钠,用硝酸微酸化合与硝酸铅反应制得。
用经重结晶精制的硫氰酸钠(或钾)与硝酸铅作用制得。将25g硫氰酸钠、45g硝酸铅分别溶于100mL蒸馏水中,将各溶液均冷却至0~5℃。在搅拌下将硫氰酸钠溶液加入到硝酸铅溶液中。过滤分离出硫氰酸铅沉淀,用冰水洗涤沉淀。并在适当的干燥剂如无水CaCl2上置于黑暗处干燥。
2.硫氰酸钠与硝酸铅为原料制取。25g纯制的NaSCN溶于100mL蒸馏水。45g纯制的Pb(NO3)2溶于100mL蒸馏水,将这两种溶液冷却到0~5℃。将NaSCN溶液加入到Pb(NO3)2溶液中,将沉淀Pb(SCN)2滤出。用冰水洗涤,在暗处干燥。
生态学数据
生态学数据: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对鱼类有剧毒。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2.85
2、 摩尔体积(m3/mol):143.6
3、 等张比容(90.2K):349.7
4、 表面张力(dyne/cm):35.1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