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素D
物理性质
性状:鲜红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吸湿性。遇光;热或氧化剂均能使其效价降低。
熔点(oC):251-253°C
比旋光度(o):[α]18D-315°(0.02%,甲醇)
溶解性:未溶于石油醚,微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及乙酸乙酯,易溶于苯、氯仿和丙酮。
性质与稳定性
代谢抑制剂,细胞质膜研究。 该品对恶性葡萄胎疗效较显著,对肾母细胞瘤、何杰金氏病、睾丸肿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和网状细胞肉瘤有效。以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和消化道癌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与放疗联合应用可提高放疗的敏感性。
合成方法
该品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多肽抗生素。我国从桂林土壤中分离出Str. melanochromogehes菌株的发酵液中提取的产品称更生霉素,与国外报道的放线菌素D相同。
贮存方法
密封4℃干燥避光保存。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8
2、 氢键供体数量:5
3、 氢键受体数量:18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8
5、 互变异构体数量:64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56
7、 重原子数量:9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303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3462 6.1/PG 2
危险品标志: 极毒
安全标识:S22 S28 S36/S37/S39 S45
危险标识:R28
作用与用途
1.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酸、二氧化碳、水分/潮湿, 2.高温熔融产物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后析出氢氧化铝沉淀,水溶液呈碱性,pH值为12.3。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溶于水,不溶于醇。有吸湿性。水溶液呈强碱性,能渐渐吸收水分而成氢氧化铝,加入碱或带氢氧根多的有机物则较稳定。与酸类发生剧烈反应,与铁盐发生反应释出氢气。溶于水,不溶于醇。水溶液呈强碱性,能渐渐吸收水分而分解生成氢氧化铝,加入碱或带氢氧根多的有机物则较稳定。广泛用于工业用水和自来水的净化,能降低水的硬度和加快悬浮固体的沉降。与硅酸盐化合能改进分子筛结晶。可作为石油烃转化的催化剂和载体,以及制造无定形氧化铝催化剂的原料。也用于制造稳定的铝胶溶液。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腹腔LD50:380 mg/kg;大鼠口经LD50:13400 mg/kg;小鼠口经LD50:2720 mg/kg;小鼠腹腔LD50:268 mg/kg;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81.32
2、 摩尔体积(m3/mol):221.8
3、 等张比容(90.2K):625.8
4、 表面张力(dyne/cm):63.3
5、 极化率(10-24cm3):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