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油精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樟脑的刺激气味,并有桉叶油和穗薰衣草油似的韵调。
相对密度(g/mL,15.5/15.5oC):0.9294
相对密度(g/mL,20/4oC):0.9267
熔点(oC):1.5
沸点(oC,常压):176.4
折射率(15oC):1.4584
折射率(20oC):1.4586
闪点(oC,闭口):50
蒸气压(kPa,15oC):0.13
蒸气压(kPa,54oC):1.33
燃烧热(KJ/kg):6110
溶解性:不溶于水,能与乙醇、氯仿、冰乙酸、挥发性油或不挥发性油等混溶。
作用与用途
1.按规格使用和贮存,不会发生分解,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2.化学性质:是极其稳定的化合物,常压蒸馏不发生分解,与还原剂也不作用。与溴化氢反应生成加成物C8H18O·HBr(m.p. 56~57℃)。用高锰酸钾氧化时,生成桉树脑酸(m.p. 204~206℃)。与酚类和磷酸也可生成加成产物。
3. 存在于烤烟烟叶、白肋烟烟叶、香料烟烟叶中。
4. 天然存在于蓝桉油、迷迭香油、樟脑油、月桂叶油等中。
性质与稳定性
1、GB 2760一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主要用于止咳糖、人造薄荷等中。
2、是薰衣草油和穗薰衣草油的固有成分之一,是配制这类精油必用的香料。适量用于药草型如薰衣草、新刈草和香薇型香精中,有增加成鲜的效果。用于药皂、喷雾剂或化妆品香精和其他卫生用品,如牙膏等,有杀菌作用。工业制品中可用作不良气息的掩盖剂。也用于食用香精。
3、用于口腔剂香精的调配和医药产品的制造,作为食品添加剂,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规定桉树脑纯度85%以上,不得用于加香以外的目的。
合成方法
1、桉树脑广泛存在于天然芳香油中,为桉叶油的主要成分。桉树脑可以芳香油中单离制得。例如将桉叶油分馏,收集175-180℃馏分,稍加精制即可。如需制造纯度较高的产品,可将芳香油中分馏得到的桉树脑加以冷却,通入HCI干燥。分离出盐酸及桉树脑结晶,用热水分解结晶,再经精馏即得纯粹的桉树脑。合成法是将萜品转化成酸,再脱水而得。
2、由桉叶油、蓝桉油等含桉叶醇较多的精油,取170~180℃精馏分,经冷冻或在冷冻下分馏单离而得。
精制方法:将桉树脑与间苯二酚、邻苯二酚等生成的加成物用石油醚重结晶后,用水蒸气蒸馏法精制。也可将桉树脑用等体积的石油醚稀释,然后用溴化氢饱和,过滤出沉淀,用少量石油醚洗涤后放入水中搅拌,桉树脑即可再生。
3. 烟草:BU,9;OR,26;FC,18。
贮存方法
2-8°下密封保存,放置于通风、干燥地方,避免于其他氧化物接触。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2480mg/kg,嗜睡或昏迷;
小鼠经皮下LD50:1070mg/kg,周围神经和感觉-痉挛性瘫痪或无感觉,改变的行为-惊厥或癫痫;
小鼠经肌肉LD50:1gm/kg,除致死剂量外无详细说明;
狗经皮下LDLo:1500mg/kg,皮肤及附件-皮炎,其他(后全身暴露);
豚鼠LDLo:2250mg/kg,行为-嗜睡(普通抑郁活动),呼吸刺激。
2、生殖毒性:大鼠DOSE经皮下TDLo:雌性怀孕19-22天后:2gm/kgSEX/DURATION,对新生儿生化和代谢产生影响。
3、致突变数据:姐妹染色单体exchangeTEST系统:啮齿动物-仓鼠卵巢:200mg/L
4、对毒物敏感的人少量即可引起皮肤斑疹,3~30mL就有致命危险,症状为窒息感、头昏、呕吐、精神错乱、抽搐。过量使用能侵害中枢神经。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5.87
2、 摩尔体积(m3/mol):167.1
3、 等张比容(90.2K):399.1
4、 表面张力(dyne/cm):32.4
5、 极化率(10-24cm3):18.18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5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9.2
7、 重原子数量:11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64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993 3/PG 3
危险标识:R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