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溴吡啶-N-氧化物
物理性质
性状:灰白色或米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oC):134-144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不相容材料接触。
与强氧化剂,酸,酸性氯化物,酸酐反应。
贮存方法
密封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2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9
7、 重原子数量:9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91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22 S26 S36/S37/S39
危险标识:R20/21/22 R36/37/38
性质与稳定性
有机合成
合成方法
1.可由十二醇蒸气和硫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作用而制得。
2.将溴代十二烷,硫脲和95%的乙醇加入搅拌反应釜中,搅拌下加热至回流,反应3h,蒸出乙醇回收后循环使用。然后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2h。冷却后静置分层,分去油层即为粗硫醇。水层中加入盐酸酸化后再加入苯,搅拌一段时间后,静置。将苯层与粗硫醇合并、水洗,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送入蒸馏装置,蒸出苯后,进行减压蒸馏,收集5.2kPa,165~169℃的馏分即为成品。
3.将溴代十二烷、硫脲和95%的乙醇加热至回流反应,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完毕后,冷却静置分层,油层即为粗硫醇。粗品经水洗、干燥、蒸馏、减压蒸馏,即为成品。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兔经皮LD50:2000mg/kg
致突变:大鼠吸入细胞遗传学分析:5020ug/m3/16W
急性毒性:
口腔 LD50 >5000mg/kg(rat)(external SDS)
皮肤 LD50 >2000mg/kg(rat)(external SDS)
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刺激皮肤和粘膜。
在眼睛上面: 刺激的影响。
致敏作用: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5.48
2、 摩尔体积(m3/mol):164.2
3、 等张比容(90.2K):390.3
4、 表面张力(dyne/cm):31.8
5、 极化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