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硅晶须
物理性质
一、物性数据
性状:呈灰白色。
密度(g/mL,25/4℃):3.18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
熔点(oC):1900
沸点(oC,常压):
沸点(oC,5.2kPa):
折射率:
闪点(oC):
比旋光度(o):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
蒸气压(kPa,25oC):
饱和蒸气压(kPa,60oC):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oC):
临界压力(KPa):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
作用与用途
具有高强度、高弹性率、低热膨胀系数,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优良。
性质与稳定性
1.用作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和特殊金属的复合材料。比如氮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铝基复合材料。也可作绝热材料使作。
2.用作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和特殊金属的复合材料。亦可作绝热材料使用。
合成方法
1.硅直接氮化法。或者将含硅原料和含碳原料混合,将所得混合物50%氯气和氮气气氛中,于1300~1600oC下加进行反应。再在空气中,在600~800oC下燃烧除去过剩的碳,得到高纯度的氮化硅晶须。也可以将卤化硅和氨在含有氢气的氮气气氛中,于1300~1400oC下进行热分解,得到氮化硅晶须。
2.采用前驱体聚合法。1987年美国DOW Corning公司用三氯氢硅和六甲基二硅氮烷合成制得含氢聚氮硅烷的先驱体,经纺丝,再利用三氯硅甲烷不溶化原理,进行纺丝并经热定型,然后再于1200℃的惰性气氛中烧制即可得到高纯α晶型为主的氮化硅纤维。
3.金属硅氮化法。二氧化硅碳热还原法 将高纯度二氧化硅及其他含硅原料和以过渡金属或其他化合物为催化剂的含碳原料进行混合后,将所得混合物在50%H2和N2气氛中,于1300~1600℃下加热进行反应。再在空气中,在600~800℃下燃烧除去过剩的碳,得到高纯度的氮化硅晶须。卤化硅的气相氨分解法 卤化硅和氨在含有氢气的氮气气氛中,在1300~1600℃下进行热分解,得到氮化硅晶须。以硅藻土为原料,先将原料置于1000~1200℃下进行烧结,然后放入碳质容器,在焙烧炉中,于1000~1450℃的氮氨气氛中加热24h,在容器外壁生长出直径0.1~2μm,长度大于10mm的晶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