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丁酯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液体,有水果香味。
相对密度(g/mL,20/20℃):0.8917
相对密度(20℃,4℃):0.8919
熔点(oC): -91.9
沸点(oC,常压):106.1
折射率(n20oC):1.3890
黏度(mPa·s,20oC):0.704
闪点(oC,闭口):18
相对密度(25℃,4℃):0.8869
燃点(oC):332
蒸气压(kPa,25oC):3.73
蒸发热(KJ/mol,106.6oC):37.10
比热容(KJ/(kg·K),定压):1.92
临界温度(oC):285
临界压力(KPa):3.46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63.000
爆炸上限(%,V/V):8.15
爆炸下限(%,V/V):1.73
溶解性:能与乙醇、乙醚、油类和烃类混溶,微溶于水。
常温折射率(n25):1.3874
溶度参数(J·cm-3)0.5:17.986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9.140×109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93.5
作用与用途
干燥时对金属无腐蚀性,有水分存在时,水解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甲酸。贮存时应经常检查其酸度。无甲酸存在时可用软钢或铝制容器贮存,但不宜使用铜制容器。甲酸丁酯有麻醉作用,且刺激性强。容易水解生成甲酸和丁醇。
2.本品有麻醉作用,刺激性强。少量吸入即引起难以忍耐的刺激,对眼睛的刺激尤为强烈。狗在本品43.5mg/L浓度下暴露70分钟,即产生麻醉经90分钟可引起麻醉及死亡。
操作场所保持通风良好。注意设备密闭,防止泄漏。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具。本品若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沾污皮肤则用肥皂、清水洗净。
性质与稳定性
用作溶剂,用于香料制造、有机合成、化学试剂等。用作漆用溶剂,制造胶片时的溶剂。还用于人造革、香料和有机合成。
合成方法
由丁醇与甲酸酯化而得。将甲酸和丁醇一起加热回流24h。冷却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馏,收集106-107℃馏分即得成品,产率74%。酯化反应也可在硫酸存在下进行。
贮存方法
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铁桶或塑料桶包装。应注意包装桶盖的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晒、防火。运输时注意防止碰撞
毒理学数据
1、毒性数据:口腔 LD50 2656mg/kg(rbt)
2、甲酸丁酯有麻醉作用,且刺激性强。人体在41700mg/m3浓度时,对眼的刺激性强,会造成视力模糊。猫在此浓度20分钟,对眼有持续性刺激,并流涎、昏迷。70分钟则因肺出血而致死。嗅觉阈浓度70mg/m3。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27.14
2、 摩尔体积(m3/mol):114.7
3、 等张比容(90.2K):259.6
4、 表面张力(dyne/cm):26.2
5、 极化率(10-24cm3):10.76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6、 重原子数量:7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43.3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128 3/PG 2
危险品标志: 易燃刺激
安全标识:S9 S16 S24 S33
危险标识:R11 R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