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赖氨酸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针状结晶。
熔点(oC): 加热至210℃变黑,224.5℃分解。
比旋光度(o):α]D20 +14.6°(C=6.5,水中)、[α]D23+25.9°(C=2,6mol/L盐酸中)
溶解性:有吸湿性。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
性质与稳定性
用于生化研究。培养基配制。
合成方法
L-赖氨酸一般以L-赖氨酸盐酸盐[657-27-2]供应市场,游离的L-赖氨酸极易潮解,因具有游离氨基而易发黄变质,并有刺激腥味,难于长期保存。L-赖氨酸盐酸盐则比较稳定,不易潮解,便于保存。但L-赖氨酸在有些用途上的需求也在增加,例如多肽合成化学、生化研究、赖氨酸衍生物制备等。游离L-赖氨酸可由L-赖氨酸盐酸盐制备。
贮存方法
本品应密封于0℃以下干燥保存。
毒理学数据
1、繁殖毒性:雌性大鼠经口TDLo:138mg/kg,5-15天后受孕;雌性大鼠经口TDLo:72450mg/kg,10-20天后受孕;
雌性大鼠经口TDLo:90450mg/kg,10-20天后受孕;雌性大鼠经口TDLo:81mg/kg,10-20天后受孕;
雌性大鼠腹腔TDLo:44mg/kg,5-15天后受孕
2、致突变性:姐妹染色单体exchangeTEST系统:人类淋巴细胞:<SPAN lang=E BODY <>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8.43
2、 摩尔体积(m3/mol):129.9
3、 等张比容(90.2K):348.1
4、 表面张力(dyne/cm):51.5
5、 极化率(10-24cm3):15.23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刺激
安全标识:S24/25
作用与用途
1.按规格使用和贮存,不会发生分解,避免与氧化物接触。溶于氨水、乙醇、硫代硫酸钠溶液、热的浓硝酸,不溶于水,在干空气中稳定,加热到320℃以上分解,曝光后变暗色,剧毒。
溶解度0.000023g/100mL水(20℃)。溶于乙醇、稀酸、碱金属氰化物溶液。
2.白色或淡灰色粉末。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遇光变为灰揭色。难溶于水,有毒。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3.8
7、 重原子数量:3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