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亚甲基双(异氰酸苯酯)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至浅黄色熔融固体,加热时有刺激性臭味。
密度(g/mL,20℃):1.20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8.64
熔点(oC):40-41
沸点(oC,常压):190
沸点(oC, 4mmHg):210
饱和蒸气压(kPa, 25oC):0.07
溶解性:溶于丙酮、苯、煤油等。
作用与用途
1.避免与强氧化剂、酸类、醇类、潮湿空气接触。
溶于丙酮、四氯化碳等溶剂。有毒,蒸汽压比TDI的低,对呼吸器官刺激性小,对皮肤、黏膜及眼睛均有刺激作用。在室温下易生成二聚体,颜色变黄,也易含头羟基化合物、胺等反应。
2.可导致中度眼睛刺激和轻微的皮肤刺激,可造成皮肤过敏,在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0.02×10-6。
由于MDI活泼的化学性质,在操作时防止其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及溅入眼内,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手套、防护镜、工作服等)。
性质与稳定性
用作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的原料。
是合成聚氨酯胶黏剂和密封剂的主要原料,还用于制造聚氨酯涂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催化剂、胶黏剂、除草剂、人造革、弹性纤维、合成革等。
合成方法
1.(1)光气合成法 由苯胺和甲醛缩合制备二氨基二苯甲烷
再由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与光气反应而得本品。光气化反应在溶剂中进行,反应过程产生氯化氢,被吸收为盐酸,反应得到的粗品经精馏精制即得成品,
MDI的生产过程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产品有许多共同性。
(2)非光气合成法 在室温下,在1000ml盛有4,4'-二氨基二苯甲烷(29.7g,0.15ml)的二氯甲烷(300ml)溶液的三颈瓶上装有两只滴液漏斗,其中分别盛有二(三氯甲烷)碳酸酯(29.6g,0.1ml)的二氯甲烷(200ml) 溶液和N a OH(24g,06mol)的水溶液(200ml),慢慢地滴加二(三氯甲烷)碳酸酯的二氯甲烷和N aOH的水溶液到剧烈搅拌着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反应体系微有发热。控制两只溶液漏斗中溶液的滴加速度,使整个反应过程中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在11-12之间。将反应瓶浸没在冷水浴中,维持反应体系在室温左右,待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2h。反应结束后,在分液漏斗中将水层和二氯甲烷层分离,水层用2×2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除去大部分溶剂,参与物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二氯甲烷:轻石油醚(7:3)作淋洗剂进行分离,得到浅黄色产物28.45 g,产率87%,熔点40-42℃。
2.见1.5-萘二异氰酸酯的制备。
贮存方法
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库温不宜超过20℃,严格防水、防潮,避免日光直射。
2.200L镀锌铁桶,18L马口铁桶。在5℃以下贮存,在贮存过程中必须保证容器的严格干燥密封并充干燥氮气保护。一旦容器内漏入水分,切忌密封太严,应留有排气孔,以防鼓爆炸裂。
毒理学数据
1、 急性毒性:大鼠吸入LC50:15ppm,2小时
口服-大鼠 LD50: 9200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2200 毫克/公斤
生态学数据
水危害级别1(德国规例)(通过名单进行自我评估)该物质对水有稍微危害的。
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74.38
2、 摩尔体积(m3/mol):221.0
3、 等张比容(90.2K):574.7
4、 表面张力(dyne/cm):45.6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29.49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5.4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4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8.9
7、 重原子数量:19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33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811 6.1/PG 2
危险品标志: 有毒有害腐蚀
安全标识:S23 S45 S36/S37
危险标识:R20 R36/37/38 R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