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乙酸甲酯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至浅黄色液体,有吸湿性。
密度(g/mL,25/25℃):1.655
熔点(oC):<50
沸点(oC,常压):147
折射率:1.4586
闪点(oC):62
蒸气压(kPa, 51oC):2.00
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不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1.避免与酸类、碱类、强氧化剂、强还原剂接触。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遇明火能燃烧。
2.属高毒性化合物。强烈刺激眼黏膜。有刺激作用的浓度为0.003mg/L。能经受1分钟的浓度为0.055mg/L。还可导致皮肤过敏及肺水肿。操作人员应极其仔细地保护呼吸器官和眼睛。采用A型过滤式工业用防毒面罩,戴密封眼镜、手套,穿工作服。生产设备严密防止漏气。空气中最高容许浓100mg/m3。
性质与稳定性
1.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杀虫剂、除霉剂的溶剂。
2.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合成方法
1.由乙酸溴化后再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得。将冰醋酸、乙酐、赤磷和几片沸石加入干燥反应器,加热回流,当温度升至60-70℃时开始缓缓滴加溴素,加完后保温约1h。冷却过滤,然后减压蒸馏得溴乙酸。将溴乙酸和甲醇加入四氯化碳中,再加入硫酸,加热回流脱水,脱水完毕,将四氯化碳蒸出,再加入甲醇回流1h,回收甲醇,剩余物经洗涤、干燥后进行减压蒸馏,即得成品。
贮存方法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2. 贮存于棕色玻璃瓶内,外用木箱保护。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晒、防潮,远离火种、热源。按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小鼠静脉注射LCL0:15800μg/kg;
2、对眼、黏膜或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对眼睛有催泪性,会造成严重烧伤。触及皮肤易经皮肤吸收,或误食、吸入蒸气、粉尘会引起中毒。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00mg/m3。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25.45
2、 摩尔体积(m3/mol):94.7
3、 等张比容(90.2K):228.3
4、 表面张力(dyne/cm):33.7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10.09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9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7、 重原子数量:6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52.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643 6.1/PG 2
危险品标志: 很易燃有毒刺激
安全标识:S16 S26 S28 S36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25 R34 R37 R40 R23/24/25 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