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甲基苯并三唑
物理性质
一、物性数据
性状:浅棕色粉末。
密度(g/mL,25/4℃):不确定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熔点(oC):82.83
沸点(oC,0.67kpa或5 mmHg):201-204
折射率:不确定
闪点(oC):不确定
比旋光度(oC):不确定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不确定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50.3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易溶解于甲醇、丙酮、环己烷、乙醚等,难溶于水和石油系溶剂。水溶液呈弱酸性,pH值为5.5~6.5。对酸、碱稳定,与碱金属离子可以生成稳定的金属盐。
作用与用途
性质与稳定性
该品作为铜和铜合金缓蚀剂,与苯并三唑(BTA)类似,实际商品还包括4-甲基苯并三唑([29878-31-7])或者为两者的混合物,简称TTA。苯并三氮唑类缓蚀剂能与亚铜离子形成不溶性的稳定络合物,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稳定的和惰性的保护膜,厚度仅5×10-7cm,但在各种介质中很稳定,从而使铜合金得到了保护。BTA在pH值为5.5-10范围内的缓蚀作用都限好,但在低pH值介质中,TTA的缓蚀作用比BTA强。其他三氮唑化合物,例如三氮唑和萘并三氮唑等对铜及铜合金也有缓蚀作用,但不如BTA和TTA。甲基苯并三唑也用于有机合成。
甲基苯并三氮唑对铜及铜合金有缓蚀作用,既可复配其他有机缓蚀剂,也可以单独投加。甲基苯并三氮唑的使用浓度为2~10mg/L。
合成方法
1.与苯并三唑的制法相仿,可由甲苯二胺重氮化、环合而得。一种较老的方法是由间甲苯胺重氮盐与对甲苯磺酰胺反应得到
2.将甲苯二胺重氮化,在乙酸中环化、再经减压蒸馏得到粗甲基苯并三唑,经重结晶、精制、干燥,即可制得较纯的甲基苯并三唑。还有以甲基邻苯二胺和亚硝酸乙基己酯为原料,以乙基己醇为溶剂,不经精馏即可制得较纯甲基苯并三唑的方法。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数据:
大鼠经口LD50:1600mg/kg
豚鼠经皮LD50:>1mg/kg
生态学数据
总括注解
水危害级别1(德国规例)(通过名单进行自我评估)该物质对水有稍微危害的。
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分子性质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9.53
2、 摩尔体积(m3/mol):104.5
3、 等张比容(90.2K):296.6
4、 表面张力(3.0 dyne/cm):64.7
5、 极化率(0.5 10-24cm3):15.67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3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1.6
7、 重原子数量:1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2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26
危险标识:R22 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