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
物理性质
性状:带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鳞晶或片晶。性脆,易升华,蒸气呈紫色。具有特殊刺激臭。
密度(g/mL,25/4℃): 1.32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4.93
熔点(oC):113.5
沸点(oC,常压):184.35
18.
作用与用途
1.碘蒸气强烈刺激眼睛及呼吸器官,长时间接触碘或吸入碘蒸气将造成损害。 工作人员应作好全面防护,工作现场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碘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精制应在密闭搪瓷釜中进行。
2.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形成水合物。难溶于硫酸。易溶于有机溶剂,在不饱和烃、甲醇、乙醇、丙酮、吡啶中呈褐色;在苯、甲苯、二甲苯中呈褐红色;在氯仿、石油醚、二硫化碳或四氯化碳中呈紫色。碘也易溶于氯化物、溴化物;更易溶于碘化物溶液,形成多碘离子。液碘是一种良好溶剂.
3.可溶解硫、硒、铵和碱金属碘化物,铝、锡、钛等金属碘化物。对金属有腐蚀性。碘蒸气中毒时,应立即离开现场,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吸入5%硫代硫酸钠或2%碳酸氢钠溶液;再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涤鼻、口、喉部;眼痛时,可用水冲洗,并滴入2~3滴盐酸可卡因。碘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洗除;经过口腔中毒时,应迅速饮服淀粉糊、牛乳、牛奶、鸡蛋或稀硫代硫酸钠水溶液。
4.碘有腐蚀性,室温下保存在黑色瓶中。碘蒸气具有严重刺激性气味,能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摄入碘会引起腹痛、反胃、呕吐和腹泻,摄入量超过2 g会有致死危险。
性质与稳定性
1.主要用于制造碘化物,也用于制备农药、饲料添加剂、染料、碘酒、试纸、药物等
2.电子工业用材料,用作高纯试剂
3.用于容量分析及比色分析
4. 用于配制当量溶剂、测定碘价、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溶液可作消毒剂,照相制版中用于碘剂和减薄液配制
5.是制造无机碘化物和有机碘化物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医药卫生方面,用以制造各种碘制剂、杀菌剂、消毒剂、脱臭剂、镇痛剂和放射性物质的解毒剂。是制农药的原料,亦是家畜饲料添加剂。工业上用于合成染料、烟雾灭火剂、照相感光乳剂和切削油乳剂的抑菌剂。用于制造电子仪器的单晶棱镜、光学仪器的偏光镜、能透过红外线的玻璃。用于皮革和特种肥皂。在有机合成反应的甲基化、异构化和脱氢反应中,碘是良好的催化剂。还用作烷烃和烯烃的分离剂。用作松香、妥尔油及其他木材制品的稳定剂。也用作高纯度锆、钛、铪、硅和锗的提炼剂。
合成方法
贮存方法
1.贮存在阴凉、通风、避光的库房内。远离热源和火种,不可与氨、碱类、松节油等接触,以免温度上升或产生爆炸。
毒理学数据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 15毫克/千克,女性30-31日(县)后受孕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兔
毒性类型:生殖
毒性作用: 1.对新生儿-活力指数(例如, #活着的每一天4 #活产)
2.对新生儿-增长的统计数据(例如% ,减少体重增加)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 28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人力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 1.腹泻
2.其他变化
大鼠经口LD50:14000mg/kg;小鼠经口LD50:22000mg/kg。本品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人的口服致死量约为2~3g。碘蒸气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长时间接触碘或吸入碘蒸气,可引起咳嗽、流鼻涕、流泪、发烧、头痛、结膜炎、腮腺肿大、支气管炎、鼻炎、复视、皮肤红斑、皮肤黏膜出现水泡。重者则发生呕吐、腹泻、尿中出现蛋白和血红蛋白。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27.98
2、 摩尔体积(m3/mol):66.1
3、 等张比容(90.2K):180.1
4、 表面张力(dyne/cm):54.8
5、 极化率(10-24cm3):11.09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7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6、 重原子数量:2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0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759 8/PG 2
危险品标志: 有害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3 S25 S61
危险标识:R50 R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