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铼
物理性质
性状:暗红色的六方晶系结晶。
沸点(oC,常压):>55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适用的
溶解性:可溶解的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 氧化物 光。可溶于水,也溶于酸、碱及乙醇等。在盐酸中与氯化铯反应,即生成Cs3[Re3Cl12]。
合成方法
三氯化铼(Ⅲ)是利用五氯化铼在氮气中的热分解来制备的。将一支硬质玻璃燃烧管做成与制备五氯化铼所用燃烧管相同的多球管子(见图)。照条目的方法制备五氯化铼并使其升华进入球D中。停止通氯气,并用氮气置换,当氯气已排净时,在流速较大的氮气流中小心地给五氯化铼加热。使一部分升华到下一个球中,剩下的残渣是三氯化铼。当不再有棕色的烟产生时,五氯化铼即已完全分解。剩余的三氯化物要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能升华,其气态是绿色的。要特别小心勿使三氯化物过热,若在常压下利用升华来提纯三氯化铼将会导致强烈的分解。在球管中留下的五氯化铼可以用同法使之转化。捕集瓶中往往会有少量的铼,但大部分铼会留在后面成为粗制的三氯化铼。燃烧管已冷却后,可将燃烧舟取出,轻敲燃烧管将三氯化铼取出,产率约为70%。
如果需要制备纯净的产物,在全部五氯化铼都已分解后,将燃烧管在第一个凹缩处熔封起来。将产物摇到球D中,将管子成45°倾斜放置,并在减压下、450℃时使三氯化铼升华。在管子进入管式电炉处放一块石棉隔板将能使三氯化物恰好在电炉的边缘上凝聚。将产物升华两次,冷却至室温,并恰在生成三氯化铼处的前后两点将管子截断。可以将暗红色的晶状物弄碎,移入一只称量瓶、放在干燥器中储存而不必担心它会发生分解。应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否则会生成氯氧化物。产率一般约为60%至65%。
贮存方法
常温密闭,阴凉通风干燥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刺激皮肤和粘膜;
在眼睛上面:刺激的影响;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0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 重原子数量:4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8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刺激
安全标识:S26 S37/S39
危险标识: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