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醛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可燃性透明液体,有醛类的刺激性气味。
沸点(oC,101.3kPa):74.8
熔点(oC):-96.4
相对密度(g/mL,20/4oC):0.8016
相对密度(g/mL,20/20oC):0.8048
折射率(n20oC):1.3791
黏度(mPa·s,20oC):0.449
闪点(oC,开杯):-9.4
闪点(oC,闭杯):-6.67
燃点(oC):230
生成热(KJ/kg):240.45
燃烧热(KJ/kg):2480.34
蒸发潜热(KJ/kg,74.7oC):437.1
比热容(KJ/(kg·K),20oC):2.20
热导率(W/(m·K),20oC):0.1499
爆炸下限(%,V/V):1.5
爆炸上限(%,V/V):12.5
蒸气压(kPa,20oC):11.54
溶解性:能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甲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和油类混溶,溶于水(25℃,7.1g/100g)。
相对密度(25℃,4℃):0.7964
常温折射率(n25):1.3766
临界温度(oC):2363.85
临界压力(MPa):4.32
临界密度(g·cm-3):0.280
临界体积(cm3·mol-1):258
临界压缩因子:0.250
偏心因子:0.345
溶度参数(J·cm-3)0.5:18.933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7.190×109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49.270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511.8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204.8
气相标准熵(J·mol-1·K-1) :345.22
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114.6
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478.1
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239.2
液相标准熵(J·mol-1·K-1) :247.7
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119.9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59.0
作用与用途
1.无色透明可燃液体,有窒息性醛味。微溶于水,在100g25℃水中可溶该品7.1g,能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甲苯及多种其他有机溶剂和油类混溶。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下限为1.5%(体积)。自然界中的花、叶、果、草、奶制品、酒类等的多种精油中都有这一成分。极度稀释则带有飘逸的清香。
化学性质: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丁酸。易燃,能与强氧化剂及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缩合等反应,聚合生成环氧化物,能与烯烃、醇、氨及其衍生物发生加成反应。
2. 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小鼠2小时吸入LC5036~64mg/L。应防止
直接吸入正丁醛蒸气,操作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
3. 存在于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侧流烟气中。
性质与稳定性
1.丁醛是重要的中间体。由正丁醛加氢可制取正丁醇;缩合脱水然后加氢可制取2-乙基己醇,而正丁醇和2-乙基己醇是增塑剂的主要原料。正丁醛氧化可制取正丁酸;与甲醛缩合能制取三羟甲基丙烷,是合成醇酸树脂的增塑剂和空气干燥油的原料;与苯酚缩合制取油溶性树脂;与尿素缩合可制取醇溶性树脂;与聚乙烯醇;丁胺;硫脲;二苯基胍或硫化氨基甲酸甲酯等缩合的产品是制取层压安全玻璃的原料和胶粘剂,与各种醇类的缩合物作赛璐珞;树脂;橡胶和医药产品的溶剂;医药工业用于制“眠尔通”;“乙胺嘧啶”;氨甲丙二酯等。增塑剂、合成树脂、橡胶促进剂、杀虫剂等重要中间体原料。
2.丁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用于香精、香料的制备,自然界中的花、叶、果、草、奶制品、酒类等多种精油中含有该成分。通常先稀释后才配入香精,对于协调与增加头香的飘逸性起一定的效果。
3. 可作麻醉剂、刺激剂。
合成方法
1.丙烯羰基合成法 该法又分高压法和低压法,所用原料都是丙烯、一氧化碳和氢气,惟前者用羰基钴为催化剂,在140~180℃、19.6~34.3MPa下反应,消耗大、成本高;后者以羰基铑膦络合物为催化剂,在90~120℃、1.96MPa下反应,消耗低,收率高(98%)。
贮存方法
1.本品应于30℃以下密封保存。不锈钢贮存、罐装运输。
2.用不锈钢桶或铝桶内衬聚乙烯包装,重量100kg或40kg。按易燃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贮存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焰和氧化剂。
毒理学数据
1、毒性分级 中毒
2、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 2490 毫克/ 公斤; 腹腔- 小鼠 LD50: 1140 毫克/ 公斤。
3、刺激数据:皮肤-兔 500 毫克/24小时 重度; 眼睛- 兔子 75 微克 重度。
4、正丁醛对鼠皮肤具有中等刺激性,对兔子眼睛刺激性严重。若用产品抹于兔子皮肤上,引起严重刺激。丁醛浓度4%的凡士林制剂对人体皮肤试验未发现致敏反应。但未经稀释的样品则对皮肤产生中等刺激现象。
5、属低毒类。对皮肤和眼均有刺激作用。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20.76
2、 摩尔体积(m3/mol):91.8
3、 等张比容(90.2K):200.1
4、 表面张力(dyne/cm):22.5
5、 极化率(10-24cm3):8.23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9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2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7.1
7、 重原子数量:5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4.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1129 3/PG 2
危险品标志: 易燃
安全标识:S9 S29 S33
危险标识:R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