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g/mL,60/4℃):1.580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3.26
熔点(oC):63(α型),56.2(β型),50.2(γ型)
沸点(oC,常压):189.4
折射率(60oC):1.4330
黏度(mPa·s,65oC):2.225
闪点(oC):126
蒸气压(kPa,71.51oC):0.67
蒸发热(KJ/mol,13.3kPa,130oC):54.4
熔化热(KJ/mol,61oC):19.3
熔化热(KJ/mol,56oC):18.8
熔化热(KJ/mol,51oC):15.9
燃烧热(KJ/mol,固):726.4
电导率(S/m,60oC):1.4×10-6
爆炸下限(%,V/V):8
溶解性:易溶于水、醇、苯、氯仿和醚等。25℃时在100g水、甲醇、乙醚中氯乙酸的溶解度分别为510g,350g,190g。
常温折射率(n25):1.433060
常温折射率(n20):1.435155
相对密度(25℃,4℃):1.37763
相对密度(20℃,4℃):1.404340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435.2
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510.5
作用与用途
1.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腐蚀皮肤,破坏所有非贵重金属、橡胶和木材等。酸性比醋酸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氯乙酸富有反应性,酸性比乙酸强(Ka=1.4×10-3)。其乙醇溶液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成甲醇、乙醛和氯化氢。氯乙酸及其碱金属盐中的氯原子在水溶液中容易被取代。将氯乙酸水溶液回流时,逐渐发生水解生成乙醇酸。若有碱存在能加快水解速度。氯乙酸与氨、胺、肼或苯酚反应时,生成相应的α取代乙酸。与各种醇作用容易生成酯。与磷酰氯反应生成酰氯化合物。在碘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时,生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
2.有强烈腐蚀性, 能破坏所有非贵金属、 橡胶和木材等.
性质与稳定性
1.用于广泛的有机合成原料。染料工业用于生产靛蓝、萘氨基乙酸类染料;在制药工业用于合成咖啡因、巴比妥、肾上腺素、维生素B6、氨基乙酸、丙二酸酯等药物和中间体;在农药工业用于生产除草剂2,4-D、丁酯、2,4,5-T、硫氰乙酸、α-萘乙酸、草甘磷、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及杀虫剂乐果等20多种农药;在合成纤维工业用于生产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有色金属浮选剂Z-200#,还可用作色层分析试剂等,也可用于食品添加剂、洗涤剂、冷烫精等产品。用于淀粉胶黏剂。也是一种重要的羧甲基化剂,用于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乙二胺四乙酸等,还用作有色金属浮选及色层分析试剂等。
2.用于制备染料,有机合成,配制缓冲溶液。
3.用作淀粉胶黏剂的酸化剂。还是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树脂及其他有机合成材料的中间体。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靛蓝染料。医药工业中用于合成巴比妥、咖啡因、肾上腺素、维生素B6及氨基乙酸等。农药工业用于生产乐果、2,4,D及其丁酯(除草剂)、2,4,5,T(除草剂及生长刺激剂)、硫氰乙酸及萘乙酸等。氯乙酸也是一种重要的羧甲基化剂,用于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乙二胺四乙酸等,还用作有色金属浮选剂及色层分析试剂等。
4.氯乙酸主要用作配制镀锌添加剂。
合成方法
工业生产氯乙酸有三种主要方法。 (1)乙酸氯化法是在碘、磷、硫或磷和硫的卤化物等催化剂存在下,用氯气将乙酸直接氯化而得。除生成氯乙酸外,还有深度氯化的副产物如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此法原料消耗较低,工艺简单,氯乙酸产率可达92%。
贮存方法
本品应密封于阴凉避光处保存。远离火种、热源、防水、防潮。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760 mg/kg; 皮下- 小鼠 LC50:250mg/kg;豚鼠经口LD50为80mg/kg。
2、属中等毒类。本品腐蚀性和刺激性强,有毒,附着皮肤上时能引起烧伤、坏疽、并伴有剧痛。接触本品酸雾引起眼部疼痛、流泪、羞明、结膜充血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7.72
2、 摩尔体积(m3/mol):67.5
3、 等张比容(90.2K):171.9
4、 表面张力(dyne/cm):41.9
5、 极化率(10-24cm3):7.02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2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7.3
6、 重原子数量:5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42.9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751 6.1/PG 2
危险品标志: 易燃有毒刺激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3 S37 S45 S61 S36 S26 S16
危险标识:R25 R34 R50 R36/37/38 R40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