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镓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针状的吸湿性结晶。在空气中遇湿气就水解而发烟。
密度(g/mL,25/4℃):2.47
熔点(oC):77.9
沸点(oC,常压):201.3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适用的
溶解性:在水里反应强烈
作用与用途
共价型化合物,气态时为双聚分子。在水中强烈水解,遇潮湿空气则发烟。气体在270℃左右以二聚物存在。易溶于水,发出大量热。在水溶液中三价镓在PH6以上时以含氧酸离子GaO33- GaO2-存在。易溶于醚、苯等有机溶剂,溶于液氨形成氨络合物。
在低于它的熔点温度下它很易于在真空中升华。有挥发性。气体在270℃左右成二聚物存在。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在水溶液中三价镓在pH=6以上时则以含氧酸根离子GaO3-3、GaO-2等形式存在。易溶于有机溶剂,再者,溶于液氨而生成氨配合物。
性质与稳定性
用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
合成方法
1.将氯化氢气通过装浓硫酸的洗气瓶和氯化钙的干燥塔进行干燥。称取1~2g的镓放入小磁舟中,并将磁舟放在一根直径2cm与长度50cm的硬质玻璃管中。管子的一部分被包在一个小电阻炉中,炉的温度靠一只外连的变阻器来控制。用氯化氢气排出管中的空气之后,使电炉的温度缓升至200℃。一直保持这个温度到磁舟中全部镓反应完。该反应在75℃也能缓慢地进行,不过为使三氯化镓能升华到硬质玻璃管的较冷部分,需要较高的温度,这样也能使金属总是有新的表面进行反应。待金属镓都消失后,令仪器冷却,把氯化氢发生器拆除,并最后通入氮气来排出氯化氢气。将升华的产物从仪器上熔封下来,并用一般重量法分析氯和镓的含量,依照所用镓的量计算,产率为100%。
2.将三氧化二镓2.5g与亚硫酰氯约8mL(过剩2~3倍)置于封管中,在200℃下加热数小时。使三氧化二镓完全氯化。由于反应的结果,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使反应管中压力升高,所以在开启以前有必要冷却至-10℃以下。开封后,使二氧化硫在室温下蒸发,进一步蒸馏除去过剩的亚硫酰氯(沸点757℃)。所剩下的三氯化镓可在220℃进行蒸馏精制。
贮存方法
常温密闭,阴凉通风干燥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主要的刺激性影响:刺激眼睛和粘膜,对眼睛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0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 重原子数量:4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8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60 8/PG 2
危险品标志: 腐蚀
安全标识:S26 S27 S28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14 R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