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壮素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固体,有鱼腥味。
熔点(oC):240~241
溶解性:易溶于水,在常温下饱和水溶液浓度可达80%左右。不溶于苯、二甲苯、无水乙醇,溶于丙醇。有鱼腥臭,易潮解。在中性或微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加热能分解。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强氧化剂接触.
性质与稳定性
1.为用途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主要作用是缓慢地抑制多种作物顶端下部细胸的分裂,导致茎秆粗壮,节间缩短,使植物变矮,根系发达,并使叶子加宽加厚,叶色深绿,并对花、叶及后期生长不发生畸形。矮壮素可用于多数粮食及经济作物、蔬菜等,如玉米、水稻、烟草、马铃薯、番茄,都有良好的增产效果。棉花使用20~50mg/L药剂对蕾铃期二次喷雾,小麦用0.15%~0.3%药液,浸种6~12h。对高梁、水稻、大豆、番茄等用50%水剂200~500倍液在适宜期喷雾。矮壮素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小麦、水稻、棉花、烟草、玉米及西红柿等作物,抑制作物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能使植株变矮,杆茎变粗,叶色变绿,可使作物耐旱耐涝,防止作物徒长倒伏,抗盐碱,又能防止棉花落铃,可使马铃薯块茎增大。
2.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可导致茎秆粗壮,节间缩短,使植物变矮,根系发达,并使叶子加宽加厚,叶色深绿,并对花、叶及后期生长不发生畸形。提高植株的抗病和抗虫能力,可使小麦、棉花、水稻抗倒伏,小麦抗盐碱,可使马铃薯块茎增大,棉花增加,使棉花增产。矮壮素可用于多数粮食及经济作物、蔬菜等,如玉米、水稻、烟草、马铃薯、番茄,都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合成方法
1.三甲胺是一种弱碱,二氯乙烷又可认为是一种弱酸,两者很容易反应,生成矮壮素。
反应在105~110℃、0.24~0.322MPa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放热,在加料完毕后升温至50℃,停止继续加热,让反应自行升温,升温速度每小时8~10℃,约8h内达到110℃,再保温反应2h。原料配比为1:3.4 (mol),二氯乙烷过量,反应结束后需蒸馏回收,蒸馏终点温度为120~125℃。反应中二氯乙烷过量起到溶剂的作用,也可用甲苯作溶剂。由二氯乙烷吸收三甲胺,加热反应而得。
2.由三甲胺和二氯乙烷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制得。
贮存方法
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毒理学数据
小鼠静脉注射LD50:7mg/kg、小鼠经口LD50:54mg/kg。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稍微有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1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 重原子数量:8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46.5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2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811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36/S37
危险标识:R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