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
物理性质
性状:深红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吸湿性强,210~220℃变黑
2. 密度(g/mL,25/4℃):不确定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熔点(oC):210~220℃(碳化变黑)。
沸点(oC,常压):不确定
沸点(oC, 5.2kPa):不确定
折射率:不确定
闪点(oC):不确定
9. 比旋光度(o):[α]20D为-59°±9°(H2O)。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不确定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不确定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微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丙酮、氯仿或乙醚
作用与用途
维生素B12是唯一含有主要矿物质的维生素,很难被人体吸收。在吸收时需要与钙结合,才能有利于人体的机能活动。
性质与稳定性
1.主要用于医药中,也可作为营养补强剂应用于各类食品中。
2.用作饲料营养强化剂。具有抗贫血作用,对恶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寄生虫性贫血均有效。
合成方法
①从生产庆大霉素的下脚料中提取维生素B12。
②在5,6二甲基苯并咪唑的存在下,用丙酸杆菌发酵生产维生素B12。菌种发酵结束后,用亚硫酸钠调pH值为5,再用活性炭吸附,洗脱,净化。然后用1%氰化钠转化,再经溶媒、水反复萃取,浓缩,结晶可得维生素B12。
3.由灰色链霉菌发酵制备,发酵液经酸化、吸附、洗脱、净化,用1%氰化物转化,再经溶媒和水反复萃取、浓缩、层析、结晶制得。
贮存方法
棕色玻璃瓶包装。遮光、密封存放。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小鼠口经LD:>5 mg/kg;小鼠腹腔LDLo:1364 mg/kg;小鼠皮下注射LD50:2727 ug/kg;
繁殖:大鼠口经TDLo:115 mg/kgSEX/DURATION : female 1-22 day(s) after conception;
小鼠肌肉TDLo:168 mg/kgSEX/DURATION : female 10 day(s) after conception;
小鼠肌肉TDLo:84 mg/kgSEX/DURATION : female 11 day(s) after conception;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9
2、 氢键受体数量:21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6
4、 互变异构体数量:128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76
6、 重原子数量:93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3220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2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2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3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3
安全信息
安全标识:S24/25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2.06
2、 摩尔体积(m3/mol):130.3
3、 等张比容(90.2K):337.0
4、 表面张力(dyne/cm):44.6
5、 极化率:16.67
6、 介电常数: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