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普鲁卡因胺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状粉末
熔点(oC):166-17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180
溶解性: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对空气,光照敏感。
避免与不相容材料空气,光照,灰尘接触。
与强氧化剂反应。
性质与稳定性
抗心律失常。与奎尼丁相似,同属典型膜稳定剂。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也可用于房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塞患者预防心律失常等。
合成方法
对硝基苯甲酰氯与二乙氨基乙胺缩合,得到对硝基-N-(2-二乙氨基乙基)苯甲酰胺(硝基卡因胺),再经催化氢化生成普鲁卡因胺,然后用盐酸成盐即为本品。
贮存方法
密封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避免阳光直射,惰性气体保护。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人经口LDLo:857mg/kg/60D-I;人经口TDLo:200mg/kg/4W-I;人经口TDLo:2786mg/kg/56W;女人经静脉TDLo:10mg/kg/
2、其他多剂量毒性:小鼠经口TDLo:2200mg/kg/22D-I;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3
3、 氢键受体数量:3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6
5、 互变异构体数量:3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8.4
7、 重原子数量:18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2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26 S36 S37/S39
危险标识:R22 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