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铍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无定形粉末或结晶。
密度(g/mL,25/4℃): 1.92
溶解性: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和酸类,极微溶于水和稀碱溶液。
作用与用途
在水中和稀碱中的溶解度都很小,都易溶于热的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中。
性质与稳定性
制造金属铍和氧化铍。
合成方法
α-Be(OH)2可由铍盐溶液在隔绝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加入氨可得到无定形氢氧化铍沉淀。将此沉淀与10%的氨溶液共热24h,陈化即可得α-Be(OH)2。
β-Be(OH)2可以由铍酸钠水解制得。
将无定形氢氧化铍加入到沸腾的10%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继续煮沸直至出现的混浊不再退去,使其缓慢冷却,即析出细小的砂粒状的结晶,用温水洗涤至不再显碱性,在80℃下干燥。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美丽的β-Be(OH)2结晶。
贮存方法
密封保存。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静脉LDLo:3821μg/kg;
2、慢性毒性/致癌性
大鼠经气管TDLo:1125μg/kg;大鼠经气管TD:1785μg/kg/43W-I;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2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
7、 重原子数量:3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