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亚铜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到奶油色粉末。无色或暗绿色正交一斜方晶体。
密度(g/ cm3,25/4℃):2.92
熔点(oC):474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冷的稀酸,易溶于氨水、铵盐溶液和浓盐酸。溶于氰化钠、氰化铵、氰化钾时生成氰铜络合物
作用与用途
1.不溶于水和冷的稀酸,易溶于氨水、铵盐溶液和浓盐酸,在沸腾的稀盐酸中分解成氯化亚铜和氰化氢。溶于氰化钠、氰化铵、氰化钾时生成氰铜络合物。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温度高于130℃时自燃。与氯酸盐或亚硝酸钠混合能引起爆炸。剧毒!
2.溶于NH3·H2O,NaCN,KCN溶液。
3.毒性与氢氰酸类似。慢性中毒会出现头痛、 消瘦、 性机能及性欲障碍, 植物神经衰弱、 贫血、 白细胞减少, 氨基转换酶水平及氰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
性质与稳定性
1.本品在氰化物镀铜的电镀液中作络合剂,镀液的分散性和覆盖性较好,镀层结晶细致,而且镀渡呈碱性,有一定的去污性。对于钢铁制品和锌制品等基体金属上直接电镀铜层可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其缺点是该镀液有剧毒,用此液镀铜必须进行三废处理,以保护环境,减少公害。
2.氰化亚铜是提供镀铜或镀铜合金镀液中铜离子的主盐,镀液中铜离子浓度与阴极过程有较大的影响,铜离子含量低时,阴极极化值增大,电流效率显著下降,允许的工作电流密度低,也用作化学浸镀锡及化学镀铜的稳定剂等。
合成方法
1.氰化亚铜的生产方法有亚硫酸钠法、亚硫酸钠循环法、氯化亚铜法。常彩亚硫酸钠循环法,该法具有操作稳定,控制方便,可节省亚硫酸钠原料等优点。其工艺流程如下。
贮存方法
1.密封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2.不可与酸类、氯酸钾、亚硝酸钠等氧化剂及食用物品共贮混运。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265mg/kg,除致死剂量外无详细说明;
慢性中毒会出现头痛、消瘦,最高容许浓度为0.5mg·m-3。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暂无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3.8
7、 重原子数量:3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2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587 6.1/PG 2
危险品标志: 极毒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7 S28 S29 S45 S60 S61
危险标识:R32 R26/27/28 R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