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乙酯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至带黄色的透明液体,具有水果芳香。
沸点(oC):120.6
熔点(oC):-93.3
相对密度(g/mL,20/4oC):0.8788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4.0
折射率(n20oC):1.39~1.395
黏度(mPa·s,25oC):0.6127
闪点(oC,闭口):26
闪点(oC,开口):29.4
燃点(oC):612
蒸发热(KJ/mol,119oC):36.3
生成热(KJ/mol):504.1
燃烧热(KJ/mol):3563.8
比热容(KJ/(kg·K),24.1oC,定压):1.90
临界温度(oC):293
临界压力(MPa):3.1
蒸气压(kPa,25oC):2.27
体膨胀系数(K-1,10~30oC):0.00116
溶解性:能与醇、醚等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硝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甘油三松香酸酯、乳香、香豆酮树脂、松香、石蜡、植物油等。但不溶解醋酸纤维素、苯二甲酸树脂。20℃时在水中溶解0.49%;水在丁酸乙酯中溶解0.75%。
相对密度(25℃,4℃):0.8739
燃点(密闭式):25.6℃
临界密度(g·cm-3):0.28
临界体积(cm3·mol-1):415
临界压缩因子:0.263
偏心因子:0.419
溶度参数(J·cm-3)0.5:16.943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1.049×1010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73.430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230.4
作用与用途
1.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着火时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或粉末灭火剂灭火。干燥时对金属无腐蚀性,对久贮或回收的丁酸乙酯应检查其酸度,因水解生成的游离丁酸对金属特别是对铜有明显的腐蚀作用。
2.化学性质:丁酸乙酯一般不发生水解作用。但在苛性碱作用下容易水解,生成丁酸和乙醇。在90%甲醇中与氢氧化钠作用时,常温下10分钟约90%的丁酸乙酯发生水解。丁酸乙酯加热至470~480℃,分解生成丁酸和乙烯,在氧化铝存在下加热至465℃,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烯烃。在氧化铝存在下与氨一起加热至500℃时,生成丁腈、乙烯和氢。丁酸乙酯在乙醚溶液中与丙基氯化镁反应,生成三丙基甲醇及少量的二丙基甲酮。丁酸乙酯与丙酮混合,加金属钠和醋酸,并在醚中进行还原时,生成4-辛醇-5-酮、2,4-二甲基-3-丙基戊三醇、2-甲基-2-己醇-3-酮。在乙醇钠存在下,丁醇乙酯发生缩合得到2-丁基丁酸丁酯。在锰或铝粉存在下与碘反应,生成碘代乙烷与丁醇锰或丁醇铝。
性质与稳定性
1.酯类合成香料。主要用作风梨、玫瑰等香精调合香料及掩蔽剂。用作甘油三松香酸酯、松香、香豆酮树脂、杜仲橡胶以及合成树脂的溶剂和漆用溶剂。也用作菠萝香料的原料和安全玻璃的制造。
2.微量用于果香型和花香型日用香精中,主要用于菠萝、香蕉、苹果等食用香精和威士忌酒香精中。
3.用于配制食用香精,也可用作硝化纤维、许多天然或合成树脂的溶剂、亮漆等。
合成方法
1.主要采用酯化法。以丁酸和乙醇为原料,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酸化反应,然后经中和、洗涤、干燥、蒸馏而得。
贮存方法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静电。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毒理学数据
1、皮肤/眼睛刺激性:标准德来塞实验:兔子皮肤接触,500mg/24Hreaction severity,中等反应;
2、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3050mg/kg;
兔子经口LD50:5228mg/kg;
兔子皮肤接触LD50:>2000mg/kg;
3、嗅觉阈浓度0.039mg/m3。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1.62
2、 摩尔体积(m3/mol):131.0
3、 等张比容(90.2K):295.5
4、 表面张力(dyne/cm):25.8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12.53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3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7、 重原子数量:8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68.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180 3/PG 3
危险品标志: 刺激
安全标识:S16 S26 S36
危险标识:R10 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