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
物理性质
性状:银白色或灰色金属。粉碎后成黑色粉末。常制成块状、粒状、海绵状、棒状、箔状等多种形状。
密度(g/mL,25℃): 8.90
熔点(oC):1453
沸点(oC,常压):2920
饱和蒸气压(kPa,1810oC):0.13
溶解性:易溶于硝酸,缓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1.避免与空气接触.
2.避免酸类、强氧化剂、硫。金属粉末呈黑色,易自燃。溶于稀硝酸、王水。在浓硝酸中钝化。与稀盐酸或硫酸作用缓慢。常温下对水和空气稳定,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镍。
3.金属镍参与的所有反应都必须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镍试剂有致癌性,因此操作时应注意自我保护。
4.灰黑色粉末或立方晶体。干燥者在空气中着火。通常保存在乙醇、乙醚,水或二氧六环中。在贮存过程中慢慢失去所含的氢而失去活性;特别制备和赞存者可以保持活性6个月。
性质与稳定性
1.主要用于制造电碳制品、摩擦材料、含油轴承及粉末冶金结构材料。
2.用作加氢催化剂,也用于镍盐制造。
3.用于生产优质不锈钢、高温高强度合金、精密合金、其他含镍合金、加工纯镍、电真空用镍、镍盐极电镀等镍制品。
4.γ-射线辐射合成法 γ射线辐射金属镍盐溶液制备纳米镍粉的基本原理是水经γ射线辐射产生初级产物,其中还原性粒子可将金属镍离子逐级还原,新生成的镍原子聚集成核,最终生成纳米颗粒。通过控制溶液浓度、pH值、辐照剂量,可以控制微粒的尺寸和形状。加入异丙醇清除氧化剂·OH自由基,加入表面活性剂对纳米微粒进行修饰,可使其稳定存在。
5.许多类有机化合物的氢化催化剂。如氢化C=C和C二C键,还原醛酮成醇,使α、β一不饱和欲基化合物成饱和醇,芳香羰基化合物成芳香烃,硝基化合物或叠氮化合物成胺,腈成醛
合成方法
1.氧化镍用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可得粉状金属镍:NiO+H2=Ni+H2O
贮存方法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2.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毒理学数据
可能引起皮肤和眼睛发炎。通过皮肤接触可造成敏化作用。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 重原子数量:1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493 5.1/PG 2
危险品标志: 易燃有害刺激腐蚀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21.50
2、 摩尔体积(m3/mol):75.0
3、 等张比容(90.2K):182.6
4、 表面张力(dyne/cm):35.1
5、 极化率(10-24cm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