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碘化锡
物理性质
性状:立方晶系晶体。
密度(g/mL 25oC):4.46
熔点(oC):143
沸点(oC,常压):364.35
折射率(n20/D):2.106
闪点(oC,):340
溶解性(mg/mL) :不溶于冷水,溶于醇、苯、氯仿等
作用与用途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避免接触碱,空气,光,水分/潮湿。180℃升华;遇水分解,可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
合成方法
1.将12g锡粒、40g碘,75mL四氯化碳加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烧瓶上装上回流冷凝管。缓慢加热烧瓶,待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反应仍可继续进行。当溶液停止沸腾时,再加热烧瓶,直至碘全部消失,反应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橙红色,烧瓶中的蒸气和回流冷凝管滴下的液体都不再有碘的颜色为止。取下冷凝管,趁热迅速进行热过滤以除去未反应的锡。用10mL四氯化碳洗涤漏斗上的残留物。合并滤液和洗液,用冰水浴冷却,将析出的结晶过滤分离。滤下的母液蒸发浓缩后冷却,再回收结晶,合计产量44g,产率90%。产品可用四氯化碳进行重结晶。
2.6.4g三碘化硼(16.3mmol)和1.8g氧化锡(11.9mmol)在封闭的真空管中共热,温度280~300℃,时间12h。在20℃,1.333Pa条件下减压除去过量的三碘化硼。在200~220℃,1.333Pa条件下升华,得到橙色碘化锡结晶7.49g,产率78.5%。
由三碘化硼与无水氯化锡反应也可制得碘化锡[391]。
贮存方法
干性的保护气体下处置,
保持贮藏器密封
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稍微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60 8/PG 2
危险品标志: 腐蚀
安全标识:S26 S28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34 R20/21/22 R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