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无味、无臭的晶体或粉末
密度(g/mL,25/4℃):1.323
熔点(oC):132.9℃。加热至熔点以上时分解成缩二脲、氯和三聚氰酸。
沸点(oC,常压):383
折射率:1.4299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和苯,1g该品可溶于1ml、10ml95%乙醇、1ml95%沸乙醇、20ml无水乙醇、6ml甲醇和2ml甘油。微溶于乙醚,不溶于氯仿。
作用与用途
1.有一定的吸湿性,加热超过熔点时即分解。
性质与稳定性
1.尿素主要用作化肥。工业上还用作制造脲醛树酯、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在医药、炸药、制革、浮选剂、颜料和石油产品脱蜡等方面也有广泛的作途。尿素加热至200℃时生成固态的三聚氯酸(即氰尿酸)。三聚氰酸的衍生物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酸钠、异氰尿酸三(2-羟乙酯)、异氰尿酸三(烯丙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酸酯、异三聚氰酸三缩水甘油醚、氰尿酸三聚氰胺络合物等有许多重要应用。前两者是新型高档消毒、漂白剂,三氯异氰尿酸全世界总所产能力超过8万t。
2.检验锑和锡,测定铅、铜、镓、磷、碘化物、硝酸盐。
3.作为反刍动物的非蛋白氮源添加于饲料。
4.用作分析试剂,稳定剂。还用于有机合成。
5.用作液体洗涤剂的增溶剂。用于牙膏制备,能抑制乳酸杆菌滋生,并能溶解牙面上的斑膜,因而起抗酸、脱敏作用。也用于化妆品中。还用作检验锑和锡的试剂。用于制备锶盐、烟火等。
6.用于化妆品保湿和增湿。
7.对钢铁、不锈钢化学抛光有增光作用,在金属酸洗中用作缓蚀剂,也用于钯活化液的配制。
合成方法
1.尿素中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1922年,在德国实现了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工业化生产。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胺,再脱水生成尿素。
贮存方法
1.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3.78
2、 摩尔体积(m3/mol):49.5
3、 等张比容(90.2K):135.0
4、 表面张力(dyne/cm):55.3
5、 极化率(10-24cm3):5.46
计算化学数据
1、 计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2、 氢键供体数量:2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2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69.1
7、 重原子数量:4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