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叶斯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针状结晶。
熔点(oC): 235~255℃分解
比旋光度(o): +108.4°(C=1,水中)。
溶解性:溶于水、乙酸,几乎不溶于乙醇、乙醚、甲醇、丙酮、苯、乙酸乙酯、氯仿、四氯化碳、己烷、二甲苯、吡啶和二氧六环。
作用与用途
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不慎入眼会引起结膜炎,皮肤会出现疹子。动物试验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性质与稳定性
1.主要用来防治水稻稻瘟病和极毛杆菌素菌引起的病害。防治叶瘟、穗颈瘟时可用2%乳油的500~1000倍稀释液喷雾。对水稻、胡麻叶斑病及小粒菌核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水稻条纹病毒病的感染率也有降低作用。使用浓度超过40mg/L时,易发生药害。
2.农用抗菌素。具有内吸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能抑制稻瘟病菌孢子和菌丝生长,也能抑制多种细菌和其他真菌,如烟草花叶病和水稻条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用2%乳油500~1000倍液可防治稻叶瘟、穗颈瘟。
合成方法
本品是由灰色产色链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抗生素,成品为苄基氨基苯磺酸盐。其生产过程主要是菌种培养后再经发酵、过滤、干燥,最后进行球磨并加以填料而制得成品。
试管斜面孢子28℃培养7~10天,0~4℃冷藏,得茄型瓶孢子;28℃培养7~10天,得一级种子;28℃、48h、空气流量1∶0.3,一瓶孢子接一个种子罐,可得二级种子;然后再在30℃、空气流量1∶0.5、接种子量10%,培养48h,进行三级发酵;再经32℃、空气流量1∶0.8,接种量10%,培养6~7天,出罐。发酵液加盐酸调pH值2,然后进行板框过滤,滤液进行结晶,再加入3倍灭瘟素质量的前体,结晶温度10℃以下,pH值6.1~6
灭瘟素是一种放线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抗菌素,是一种化学结构很复杂的碱。生产过程从菌种培养经发酵、过滤、干燥后球磨加填料制得。
贮存方法
玻璃瓶密封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 16mg/kg;大鼠,皮肤接触LD50:3100mg;小鼠经口LD50:38mg/kg;小鼠,皮肤接触LD50:220mg/kg;
小鼠腹腔LD50:10 mg/kg;小鼠静脉LD50:2820ug/kg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02.8
2、 摩尔体积(m3/mol):261.9
3、 等张比容(90.2K):771.8
4、 表面张力(dyne/cm):75.4
5、 极化率(10-24cm3):40.47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5.2
2、 氢键供体数量:6
3、 氢键受体数量:1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9
5、 互变异构体数量:6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14
7、 重原子数量: 3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79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3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极毒
安全标识:S45 S24/25 S36/S37
危险标识:R28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