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锡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淡黄色或淡灰色四方、六方或斜方晶系粉末。
密度(g/mL,25/4℃):6.85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熔点(oC):1630
沸点(oC,常压):1800-900
沸点(oC, 5.2kPa):不确定
折射率:1.9968
闪点(oC):1800-1900
比旋光度(o):不确定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不确定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不确定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不溶于水、醇和王水,溶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作用与用途
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氧化物 酸.不溶于水、醇和王水,溶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有导电性能。在空气中加热稳定。
粉尘多时使用防毒口罩,并注意保护皮肤。应注意防尘和除尘。
氧化锡纤维是无机氧化物纤维中的较新品种。纤维状的氧化锡比粉末状氧化锡的导电性能好,产品中只要添加少量的氧化锡纤维,其导电性能即可明显提高,并且可长期保持其导电性。此外,氧化锡纤维还具有优良的耐磨蚀性和柔软性。不溶于水、乙醇,溶于热浓碱液中;1800~1900℃升华。
性质与稳定性
1.用于锡盐的制造。颜料工业用以与铬酸盐、石灰、钒、氯等配合,生产粉红色、米黄色、黄色、紫金色等颜色,以用作陶瓷、搪瓷的着色剂。玻璃工业用作玻璃磨光剂,及用于乳白玻璃的制造。印染工业用作织物媒染剂和增重剂。还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并用于电子工业。
2.氧化锡纤维作用:可用作导电材料、半导体气体及敏感元件材料。作为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添加氧化锡后可大幅度提高能源密度,能源效率也随之提高。
3.用于二次电池以作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添加后可大幅度提高能源密度,能源的效率也可提高15%以上。也可用作导电材料、半导体气体及敏感元件材料,也可作塑料眼睛原材料。
4.用于制造锡盐、搪瓷、电磁材料等。颜料工业中与铬酸盐、石灰、钒、氯等配合,可得粉红色、米黄色、黄色、紫金色等不同颜色,作为陶瓷、搪瓷的着色剂。玻璃工业用作玻璃磨光剂,用于制造不透明玻璃、乳白玻璃等。印染工业用作织物的媒染剂和增重剂。此外还用作分析化学试剂、钢和大理石的磨光剂以及有机合成催化剂等。
合成方法
1.金属锡硝酸氧化法将洗刷净的锡锭熔化,然后用铁勺缓缓倒人冷水中爆成锡花。再将锡花缓缓加到稀释至20°Bé的硝酸中进行反应,待作用至无氧化氮逸出,同时没有锡剩余,反应液经澄清,将上部清液吸出重复使用,生成的β-锡酸用沸水漂洗,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铁及重金属分析合格,经脱水在。120℃烘干,在1250℃煅烧,粉碎,过筛制得二氧化锡。
贮存方法
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贮。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 >20 mg/kg;大鼠腹腔LD50: >6000 mg/kg;急性毒性:小鼠口经LD50: >20 mg/kg;小鼠腹腔LD50: >6600 mg/kg
吸入氧化锡烟尘可发生金属烟热,长期吸入二氧化锡烟尘可引起锡肺(锡末沉着症)。可引起皮炎。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2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4.1
5、 重原子数量:3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18.3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993
安全标识:S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