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氯乙烷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针状斜方晶体,有樟脑气味,不易燃,易升华,在空气中易挥发
密度(g/mL,20/4℃):2.091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8.16
熔点(oC):186(密封管)
沸点(oC,常压):185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138.9
气相标准熵(J·mol-1·K-1) :398.85
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54.9
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136.73
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87.6
蒸气压(kPa,20oC):0.029
蒸发热(KJ/kg,b.p.):194.2
燃烧热(KJ/mol,20oC,固体):461
生成热(KJ/mol,20oC,结晶):226
15. 生成热(KJ/mol,20oC,气体):154.9
16. 比热容(KJ/(kg·K),25oC,定压):0.729
液相标准熵(J·mol-1·K-1) :245.6
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83.47
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和油类,几乎不溶于水(0.005% ,22.3 oC)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96.2
作用与用途
六氯乙烷能升华,在空气中逐渐挥发。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与水接触不发生分解。在酸或碱的水溶液中也不反应。与氯化锌反应生成四氯化碳。用锌和硫酸还原则生成四氯乙烯。高温热解生成四氯化碳、四氯乙烯和氯气。
性质与稳定性
该品用作溶剂和用于生产氟里昂-113、农药、医药、兽药、发烟剂、除泡剂、铝制品的脱气剂、脱氧剂(铝、镁、铜及其合金)、切消油添加剂以及聚氯乙烯助增塑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六氯乙烷与锌粉、氯化铵、过氯酸铵等按比例混合可用作烟雾生成剂,六氯乙烷还用作樟脑代用品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六氯乙烷本身也是一种兽用驱虫药。主要用于反刍兽肝蛭病及胃蛭病,其他睾吸虫病和线虫病等。
合成方法
1.由四氯乙烷经氯化而得。将脱水后的四氯乙烷投入搪玻离反应锅,在强光照射下通入氯气,反应温度逐渐上升,最后保持在90-100℃。当反应液由浑转清,通氯管出现结晶时,氯化即到达终点。停止通氯,提高温度至120℃,排出锅内余氯到达终点。停止通氯,提出高温度至120℃,排出锅内余氯。出料至盛有沸水的结晶锅内,用热水洗涤,再加1%碳酸钠和5%尿素溶液搅拌除氯。用水充分洗涤后后冷却结晶,离心过滤,最后将结晶浸泡于蒸馏水中再甩干,于40℃干燥、粉碎即得六氯乙烷。工业上也采用三氯乙烯与氯气进行光氯化。三氯乙烯与氯气发生光氯化反应生成五氯乙烷,再与液碱作用生成四氯乙烯。四氯乙烯与液氯(1:0.213)经光氯化反应制得粗制品,再经纯碱液中和、水洗、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干燥,粉碎而得成品。用此法生产六氯乙烷,每吨产品消耗三氯乙烯680kg,液氯700kg。另外,四氯化碳在氯化铝存在下与氯气反应,或乙烯在300-350℃,与氯反应都可制得该品。
贮存方法
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用内衬塑料袋的铁桶包装,按危险品规定贮运。
毒理学数据
毒性和四氯化碳类似,能抑制中枢神经,产生麻醉作用,使血压下降,并对肝、肾有损害,对皮肤和黏膜刺激作用较弱。狗静脉注射最低致死量为325mg/kg。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美国)。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0.34
2、 摩尔体积(m3/mol):129.9
3、 等张比容(90.2K):332.5
4、 表面张力(dyne/cm):42.8
5、 极化率(10-24cm3):15.99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4.1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6、 重原子数量:8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61.5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9037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36/S37
危险标识:R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