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B1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结晶。呈蓝色荧光。
熔点(oC):268-269(分解)
7. 溶解性:溶于氯仿和乙醇,微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1.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氧化物.
2.吸入、口服或与皮肤接触极毒,可能致癌。使用时应穿适当的防护服,避免曝露。
性质与稳定性
1.新陈代谢和致癌性的研究。
贮存方法
密封在0 oC-4oC下保存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76.01
2、 摩尔体积(m3/mol):199.5
3、 等张比容(90.2K):574.6
4、 表面张力(dyne/cm): 68.7
5、 介电常数:无可用
6、 偶极距(10-24cm3):无可用
7、 极化率:30.13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6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6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10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71.1
7、 重原子数量:23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65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2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合成方法
1.用产谷氨酸小球菌或短杆菌、棒杆菌等使糖类、氨、高丝氨酸发酵后,再经过精制而制得,发酵液中浓度可达5~20g/L。
2.以巴豆酸或以甘氨酸为原料制得。也可以葡萄糖或淀粉为原料,经由大肠杆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杆菌或钝齿棒杆菌为菌种经发酵精制得产品。
3.L-苏氨酸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①合成法;②发酵法;③蛋白质水解法三种。现提倡用发酵法生产。
发酵法是以糖、氨、高丝氨酸 (homoserine)为培养基,用产谷氨酸小球菌 (glutaminus)等发酵后精制可制得L- 苏氨酸。
4.提取法
5.注射液制法如下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大鼠腹腔LD50:3098 mg/kg;
致突变:人淋巴细胞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TEST SYSTEM:10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