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氢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有毒气体,具有乙炔臭味.
密度(g/mLat 25°C):1.529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1.15
熔点(oC):-133.8
沸点(oC,常压):-87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作用与用途
1.避免强氧化剂,卤素,硝酸.在空气中约150℃着火,但混入P2H4时常温下也会着火。一体积水可吸收0.112体积的PH3(常温)。
2.在空气中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爆燃。当含少量p2h4杂质时,在空气中能自燃并发磷光。剧毒,易爆炸。
性质与稳定性
1.用于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生产的外延、离子注入和掺杂。还用于有机合成。
合成方法
1.在一个3L的四颈烧瓶上分别安装氢气导入管,滴液漏斗,回流冷凝器和温度计。冷凝器上方依次联接着一个用冰冷却的冷阱,装填固体KOH的干燥管,四个气体捕集器冷阱及一个气体分馏的冷阱,每个冷阱的分馏情况用压力计来调节。所用的氢经过冷却至-180℃,填充活性炭的冷阱后,再通过载铂石棉脱氧。在烧瓶中装入三分之一的白磷,接着滴入KOH稀溶液,用氢气将系统中的空气驱净后,加热到60℃。生成的气体和水蒸气与快速氢气流一起经回流冷凝管,干燥管后可将绝大部分水分除去。剩余的水分在后面的冷阱中分离掉。冷阱的温度分别是:-90℃(1),-100℃(2),-180℃(3、4)。故P2H4主要凝集在1,2中,PH3冷凝在3,4中。将PH3再从3,4中再分馏出来,取最低沸点馏分。
实验结束后,烧瓶中的物质必须在氢气流中冷却,并用氢气流将整个系统中的PH3驱净后才可拆卸开来。用水将烧瓶中的磷洗到完全不含碱。
2.将粒状的碘化与玻璃小片放入三颈圆底烧瓶中混合,从滴液漏斗中将氢氧化钾溶液滴入。即可排出非常纯的PH3。(如果碱加得很慢或不加时,有混进P2H4的可能。)
贮存方法
1.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
2.温度不宜超过52°C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 重原子数量:1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199 2.3
危险品标志: 易燃极毒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8 S45 S61 S36/S37
危险标识:R12 R17 R26 R34 R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