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酰胺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针状结晶。
密度(g/mL,20℃):不确定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熔点(oC):130
沸点(oC):不确定
折射率:不确定
闪点(oC):不确定
比旋光度(oC):不确定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3.599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不确定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能溶于丙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对酸、碱、热均较稳定。
作用与用途
对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动物体内不累积,能迅速代谢。
性质与稳定性
1、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尤其对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有较高的抑制作用。防治小麦锈病、马铃薯立枯病、小麦菌核性根腐病、高梁散黑穗病等效果良好。防治棉花立枯病、棉红腐病、甜菜褐斑病、茶饼病、菜豆灰霉病等效果较好。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有效。推荐用量15~22.5g/100m2,喷1~3次。如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棉苗期病害、茶饼病、甜菜褐病、花生叶斑病用25%悬浮剂30~40g/100m2(有效成分7.5~12g/100m2)对水喷雾,间隔期10d,施药2~3次,也可采用超低容量喷雾。还对作物具有抗倒伏作用,与杀虫双混用有增效作用。
合成方法
1. 由邻甲基苯甲酸与三氯化磷进行酰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邻甲基苯甲酰氯([933-88-0]),再与苯胺缩合制得邻酰胺。将24.4kg苯胺、62.5kg氢氧化钠溶液(折100%,按摩尔比为苯胺的1.7倍)、100kg甲苯依次加入搪玻璃反应锅。在搅拌下常温滴加邻甲基苯甲酰氯,约半小时加完53.0kg。反应放热,加完时温度约70-80℃左右,再加热至80-90℃反应30min。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加入90-95℃的热水200L,搅拌水洗20min,使生成的氯化钠及未反应的原料溶于水中,静置分出下层污水。再加入热水50-80L,进行水蒸汽蒸馏,回收溶剂甲苯及微量苯胺。然后冷至30-40℃,搅拌下慢慢结晶出微黄色细小颗粒,经过滤,水洗,70-80℃下干燥,得含量为93-98%的邻酰胺,收率95%以上。原料消耗定额:邻甲基苯甲酸(≥80%)1310kg/t、三氯化磷(≥95%)740kg/t、苯胺(97%)490kg/t、氢氧化钠(100%)1250kg/t。
2. 由邻甲基苯酸与三氯化磷(或氯化亚砜)作用,制得邻甲基苯甲酰氯,再与苯胺作用制得邻酰胺。
3. 由邻甲基甲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邻甲基苯甲酸钠,再与苯胺作用制得邻酰胺。也可在高温条件下,由邻甲苯甲酸与苯胺脱水缩合而成。
贮存方法
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毒理学数据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000mg/kg,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8750mg/kg。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65.65
2、摩尔体积(m3/mol):184.5
3、等张比容(90.2K):484.5
4、表面张力(dyne/cm):47.4
5、极化率(10-24cm3):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