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硫菌灵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棱状结晶
熔点(oC):177~178
溶解性:溶于丙酮、甲醇、氯仿、乙腈,不溶于水,在碱性介质中分解
作用与用途
避免接触强氧化剂
动物试验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性质与稳定性
高效、低毒杀菌剂,具有预防和内吸作用,因药剂进入植物体内后能转化成多菌灵,故也属苯并咪唑类。可广泛用于粮、棉、油、蔬菜、果树等多种病害。如防治麦类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一击内喷雾第2次,每次用70%可湿性粉剂700~1400倍液喷雾;麦类黑穗病、小麦白粉病分别用70%可湿性粉剂150g拌种50kg和7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叶稻瘟用70%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间隔7~10d连喷2次;防治稻纹枯病用700倍液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用1500倍液喷雾;花生叶斑病用500倍液喷雾。此外还可用于甘薯黑斑病、玉米大叶斑病、水稻紫秆病、高梁丝黑穗病。使用时不能与铜制。
合成方法
1.氯甲酸甲酯的制备:甲醇与光气于5~15℃合成氯甲酸甲酯,由于光气遇水易分解,因此要注意干燥,温度过高易生成副产物碳酸二甲酯。
2.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制备:以丙酮为溶剂,氯甲酸甲酯与硫氰化钠作用制得。要控制好反应温度,若温度过高,异硫氰酸酯易分解,温度较低不易发生异构化,一般以45~59℃为宜。注意在滴加氯甲酸甲酯时,温度过高,极易暴沸溢出,以38℃为宜。
3.甲基硫菌灵的合成 邻苯二胺与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于15~40℃加成制得甲基硫菌灵。严格控制原料配比为1:2。
生产过程中溶剂回收技术见《现代农药》,2003年第6期
贮存方法
0-6°储存。
毒理学数据
大鼠急性经口LD50 6640 ~ 7500mg /kg,小鼠急性经口LD50 3150一3400mg/kg;大鼠、小鼠急性经皮LD50 > 10000mg/kg.鲤鱼LC50 11mg/L(48h),虹蝉鱼LC50 8 .8mg/L。对蜜蜂低毒。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环境是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89.32
2、 摩尔体积(m3/mol):228.9
3、 等张比容(90.2K):682.6
4、 表面张力(dyne/cm):79.0
5、 极化率:35.40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6
2、 氢键供体数量:4
3、 氢键受体数量:4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互变异构体数量:15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01
7、 重原子数量:22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407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3077 9/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46 S60 S61 S36/S37
危险标识:R20 R43 R68 R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