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乙烯
物理性质
密度(g/mL,25/4℃):1.22
作用与用途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氯化聚乙烯有两种典型结构,其一是氯原子在大分子链上无规而均匀分布,成为饱和弹性体;基二是氯原子在大分子链上无规则不均匀地嵌段分布,表现出硬塑料的行为。含氯量25%-45%的氯化聚乙烯是一种耐热、耐侯及耐燃的特种橡胶,具有自熄性。含氯量超过45%的氯化聚乙烯是白色均匀颗粒状无定形固体。随着氯的取代,破坏了聚乙烯的结晶性,使玻璃化温度降低,但超过一定的氯含量之后,玻璃化温度又升高。由于大分子结构饱和氯原子的引入,使CPE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臭氧性、耐侯性、耐热老化性、耐油性、阻燃性、电性能、耐化学药品性。弹性和耐寒性稍差。它还有很高的容纳填充物的能力,如100份树脂可以填充400份钛粉白粉或300份膨润土或炭黑。
性质与稳定性
用作聚氯乙烯、ABS及其他聚烯烃的改性剂可提高聚氯乙烯韧性及改善乙烯的印刷性及阻燃性。
用于改善胶黏剂的韧性和阻燃性。还用于制造不燃且耐化学试剂的地板材料、人造革、板材等。
用于改善胶黏剂的韧性和阻燃性。还用于制造不燃且耐化学试剂的地板材料、人造革、泡沫塑料、薄膜、板材、层压材料、电缆及电线包覆层等。也用作聚氯乙烯、聚乙烯的改性剂,可提高聚氯乙烯韧性及改善聚乙烯的印刷性及阻燃性。
合成方法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精馏氯化反应后制得,其工艺主要有溶液法、悬浮法、悬浮溶剂法和流化床法等。
(1)溶液法 将有一定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加热溶于四氯化碳、氯苯等极性溶剂中,在游离基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等)的作用下,在无氧条件下于90-100℃,常压至0.686MPa的压力下,进行氯化反应。待产物含氯量合格以后,经水析回收,再经脱水干燥,即得非结晶性、具有弹性的产品。该法容易控制,可制得稳定的纯氯化聚乙烯,但溶剂易造成污染,回收工序复杂,能量消耗大,工业上很少采用。
(2)悬浮法 将相对分子质量为10万-15万、粒度为过60目筛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加入含有一定量乳化剂、分散剂和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的水介质中,在搅拌下升温至80℃左右,等乳化完成后,升温至115-120℃,在常压至0.98MPa和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氯化。控制通氯量和氯化时间,即制得一定含氯量的树脂。反应产物经中和、水洗、过滤、离心脱水和干燥等工序即得有一定结晶度和弹性的产品。
(3)悬浮溶剂法 悬浮介质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氯化操作与悬浮法相同。
(4)流化床法 采用高分散的聚乙烯粉末,在γ射线或紫外线照射下,在流化床中通氯进行氯化,故也称气相法。该法工艺过程较难控制。
贮存方法
保持贮藏器密封
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毒理学数据
1、 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50:894mg/kg;小鼠经口LD50:703mg/kg;
2、其他多剂量毒性:大鼠经口TDLo:14 mg/kg/4W-C;狗经口TDLo:420 mg/kg/4W-I;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5.07
2、 摩尔体积(m3/mol):144.1
3、 等张比容(90.2K):332.3
4、 表面张力(dyne/cm):28.2
5、 极化率(10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1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4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4.8
6、 重原子数量:10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97.9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