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胺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液体,有氨味。低浓度时呈鱼腥味。
沸点(oC):6.88
熔点(oC):92.19
相对密度(g/mL,20/4oC):0.66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1.65
折射率(20oC):1.347
闪点(oC):-50
闪点(oC,闭口,25%水溶液):-6.25
燃点(oC):430
蒸发热(KJ/mol,6.84oC):26.50
生成热(KJ/mol,气体):-27.6
燃烧热(KJ/mol):1744.6
比热容(KJ/(kg·K),7.29oC,液体,定压):3.04
临界温度(oC):164.6
临界压力(kPa):5.309
爆炸下限(%,V/V):2.8
爆炸上限(%,V/V):14.4
pKa(25oC,水):10.732
蒸气压(kPa,25oC):202.63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作用与用途
1、基本性质:有弱碱性,与无机酸生成易溶于水的盐类。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8%-14.4%。闪点低,避免日光直射,远离火源。对铜、铜合金、铝、锡、锌等有腐蚀性。
2、化学性质具有仲胺的典型性质。例如:
① 水溶液呈碱性,与无机酸、有机酸、酸性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生成具有一定熔点的盐。与重金属化合物形成络盐。
② 与酰氯、酸酐等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N-取代酰胺。与脂肪族羧酸生成的盐,经脱水后也生成N-取代酰胺。与磺酰氯、芳香族磺酰氯反应,生成相应的N-取代磺酰胺。
③ 与卤代烃、醇、酚或胺盐等烃基化试剂作用,则氮上的氢原子被烃基所取代。
④ 与氰酸、二硫化碳、腈、环氧物等能发生加成反应。
⑤ 仲胺与脂肪族或芳香族醛反应,脱水生成Schiff 碱。在碱性溶液中与甲醛反应,生成双(二烷基氨基)甲烷。或将二甲胺盐酸盐、甲醛与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Mannich反应),生成活性氢被二甲氨基甲基取代的化合物。二甲胺在碳酸钾存在下与醛反应,生成二叔胺,经蒸馏得到α,β-不饱和胺(烯胺)。
⑥ 仲胺对酸性高锰酸钾比较稳定,在碱性高锰酸钾中容易被氧化。与过硫酸、过氧化氢、有机过氧酸作用,得到胺的含氧化合物。例如,与过氧化氢作用生成二烷基羟基胺。经过氧化苯甲酸作用,生成邻苯甲酸衍生物。
⑦ 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亚硝基胺。
⑧ 与Grignard试剂反应生成烃。
此外,二甲胺在420~440℃发生热裂,生成甲胺、甲烷和氢等。在紫外光照射下也能发生分解,生成甲烷等气体和高分子物质。
性质与稳定性
主要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皮革去毛剂、医药(抗菌素)、农药(福美双、杀虫脒、灭草隆等除草剂)、纺织工业溶剂、染料、炸药、推进剂及二甲肼、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中间体的原料。其中二甲基甲酰胺生产消耗的二甲胺占总消耗量的44.7%,农药生产消耗占38.9%,医药等生产消耗占16.4%。也用作植物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及酸性气体吸收剂。皮革用石灰脱毛时,可用二甲胺硫酸盐作促进剂。
合成方法
1.将甲醇和氨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以活性氧化铝为催化剂,合成得一、二、三甲胺混合物,然后经热交换、冷凝、脱氨、萃取、脱水、分离,得二甲胺成品。
贮存方法
1.应密封置阴凉通风处贮存。避免日光直射,远离火源。
2.可使用低碳钢、普通钢、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制作的容器贮存。
毒理学数据
二甲胺溶液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长时间与高浓度蒸气接触时能引起皮肤炎、结膜炎、失明、窒息等症状。嗅觉阈浓度165mg/m3。TJ 36-79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大鼠经口LD50为698mg/kg。兔静脉注射LD50为4000mg/kg。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4.90
2、 摩尔体积(m3/mol):70.3
3、 等张比容(90.2K):139.6
4、 表面张力(dyne/cm):15.5
5、 极化率(10-24cm3):5.91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2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2
7、 重原子数量:3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032 2.1
危险品标志: 有毒刺激
安全标识:S16 S26 S29
危险标识:R12 R20 R41 R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