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草净胺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常温下稳定。
密度(g/mL,25/4℃): 1.157
熔点(oC):118~120
闪点(oC): 2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无可用:
蒸气压(kPa,25oC):1.33×10-4
溶解性:20℃水中溶解度为48ppm,易溶于有机溶剂。
作用与用途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性质与稳定性
1.扑草净为水旱田并用的较好除草剂,可有效地防除多种一年杂草和多年生恶性杂草,如马唐、狗尾草、稗草、鸭舌草、节节草、看麦娘等以及一些莎草科杂草。适应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甘蔗、果树等,也可用于蔬菜,如芹菜、香菜等。
2.水旱地两用的选择性均三嗪类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可从根部吸收,也可从茎叶渗入植株,运输至绿色叶片内抑制光合作用,杂草失绿干枯死亡。持效期长达20~70d,适用于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甘蔗、果树、蔬菜等作物,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禾草、莎草及某些多年生杂草。如马唐、狗尾草、稗草、鸭舌草、节节草、看麦娘等及多年生眼子菜、牛毛草等。
合成方法
1.由三聚氯氰和异丙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再与硫化钠、硫酸二甲酯进行硫甲基化反应,即制得扑草净。原料消耗定额:三聚氯氰(98%)950kg/t、异丙胺(98%)650kg/t、硫化碱(63%)610kg/t、硫酸二甲酯(98%)660kg/t。
2.由三聚氯氰与异丙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得2-氯-4,6-二丙氨基均三嗪。该化合物与硫化钠经“巯桥”反应生成二硫化物,再与氢氧化钠经空气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含巯基钠的化合物,最后与硫酸二甲酯反应合成扑草净。
贮存方法
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环境。
毒理学数据
1 。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 2100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直接)受到影响
2.肺 ,胸部或呼吸-其他变化
2 。
试验方法:吸入
摄入剂量: “ 2430年mg/m3/4H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 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3 。
试验方法:行政上的皮肤
摄入剂量: “ 3100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 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4 。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 2138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 1.肌肉无力
2.肺 ,胸部或呼吸-呼吸抑制
3.肾 ,输尿管,膀胱-尿量增加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67.81
2、 摩尔体积(m3/mol):213.5
3、 等张比容(90.2K):571.9
4、 表面张力(dyne/cm):51.4
5、 极化率(10-24cm3):26.88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5
2、 氢键供体数量:2
3、 氢键受体数量:5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62.7
6、 重原子数量:16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182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077 9/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60 S61
危险标识:R20 R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