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水甘油
物理性质
性质:无色并近于无臭的液体
熔点(℃):-53
沸点(0.1MPa):162~163℃(分解) 54℃(1.33kPa)
相对密度(kg/ml,20℃):1.105
折射率:1.4311
闪点(℃):71.5
燃点(℃):415
粘度(20℃):4.00mPa·s
表面张力(mN/m,22℃):45.3
溶解性:能与水、低碳醇、酯、酮、乙醚、苯、甲苯、苯乙烯、氯苯、氯甲烷、氯仿、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及乙腈完全互溶,部分溶于二甲苯、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几乎不溶于脂肪族和脂环族烃类。
作用与用途
1. 无色并近于无臭的液体。 与水、低碳醇、乙醚、苯、甲苯、氯仿等混溶,部分溶于二甲苯、四氯乙烯、1,1,-三氯乙烷,几乎不溶于脂肪族和脂环族烃类。能自聚,酸、碱或盐类能促进自聚,甚至有爆炸危险。化学性质活泼,能进行开环反应,与醇缩合生成甘油醚,与羧酸反应生成甘油酯,与盐酸反应生成1-氯化,3-丙二醇,水解生成丙三醇,催化加氢生成丙二醇,还可进行聚合及缩聚等反应。水解可生成甘油。
2. 本品无毒,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可通过皮肤吸入人体。与其接触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胃肠道黏膜危害眼角膜。操作和处理缩水甘油时必须穿戴安全眼镜、防护手套及有关防护用品。
性质与稳定性
1. 主要用作环氧树脂稀释剂、塑料和纤维改性剂、卤代烃类的稳定剂、食品保藏剂、杀菌剂、制冷系统干燥剂和芳烃萃取剂等。缩水甘油的衍生物是树脂、塑料、医药、农药和助剂等工业的原料。
2. 用作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树脂和纤维的改性剂、含蛋白质食品的保藏剂、药物和啤酒的杀菌剂等。
合成方法
1. 甘油氯醇法由氯丙二醇在碱存在下反应而得。反应在0℃左右进行,反应产物分离出盐类后用减压蒸馏精制,即得纯缩水甘油。
贮存方法
1. 为防止聚合,通常贮存于含有苯、甲苯等惰性溶剂的洁净容器中。防潮、防雨淋,远离热源。
2. 贮存容器必须清洁,以防发生重排和聚合反应。为防止发生聚合反应,常将其贮存在惰性溶剂如苯、甲苯、酮、酯、醚、仲醇或叔醇中。
毒理学数据
1. 毒性分级高毒
2. 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 42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431 毫克/ 公斤。
3. 刺激数据:皮肤- 兔 100 毫克/ 24小时 中度; 眼睛- 兔 2 毫克/ 24小时 重度。
4. 中度刺激皮肤、黏膜。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抑郁。可经皮肤吸收。
生态学数据
其它有害作用:能自聚,酸、碱或盐类能促进自聚,甚至有爆炸危险。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7.05
2、 摩尔体积(m3/mol):62.8
3、 等张比容(90.2K):165.7
4、 表面张力(dyne/cm):48.3
5、 极化率(10-24cm3):6.76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9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2.8
6、 重原子数量:5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35.9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810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毒
安全标识:S45 S53
危险标识:R23 R45 R60 R68 R21/22 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