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
相对密度(d254) :0.505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1.48
熔点(oC):-191.2
沸点(oC,常压):-47.7
Lennard-Jones参数(A):4.9082
折射率(n-70D) : 1.3567
闪点(oC):-108
Lennard-Jones参数(K):327.05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455
蒸气压(hPa,37.7oC):15.4
饱和蒸气压(kPa,0 oC):602.88
燃烧热(KJ/mol):2049
临界温度(oC):91.9
临界压力(MPa):4.60
溶度参数(J·cm-3)0.5:13.152
爆炸上限(%,V/V):15.0
爆炸下限(%,V/V):1.0
溶解性:可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
临界密度(g·cm-3):0.228
临界体积(cm3·mol-1):184.6
临界压缩因子:0.2798
偏心因子:0.142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5.060×109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34.080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058.0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20.0
气相标准熵(J·mol-1·K-1) :266.73
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62.5
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64.32
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039.7
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7
液相标准熵(J·mol-1·K-1) :195.7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02
作用与用途
1.常对皮肤和黏膜略有刺激性。高浓度丙烯有麻醉作用,有窒息性。对心血管毒性比乙烯强,可引起心室性早搏、血压降低和心力衰竭。皮肤和黏膜接触液态丙烯会引起冻伤。中毒后必须立即撤离现场。眼睛沾丙烯,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去医院诊治。为了防止中毒,设备管道必须严密,操作现场要通风。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为0.1%。
2.存在于烟气中。
性质与稳定性
1.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之一。可用以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如丙烯腈、环氧丙烷、异丙苯、环氧氯烷、异丙醇、丙三醇、丙酮、丁醇、辛醇、丙烯醛、丙烯酸、丙烯醇、丙酮、甘油、聚丙烯等;在炼油工业上是制取叠合汽油的原料;还可以生成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多种精细化学品等。
2.用于环保、医学科学和基础研究等领域。
合成方法
1.炼厂催化裂化气经蒸馏除去C2和C4馏分,得到丙烯、丙烷馏分,再经精馏得丙烯。
2.石油烃类经高温裂解的产物,是乙烯生产的联产品。
3.丙烷脱氢。催化剂为氧化铬氧化铝,反应温度635℃,丙烷转化率54%,丙烯选择性76%,回收率93%(分子比)
4.采用吸附膨胀脱附法,从吸附相得到高纯丙烯产品。以工业丙烯为原料,粗纯化后经分子筛吸附剂选择性吸附,对极性化合物和不饱和烃选择吸附性强,在升温解吸过程中,比丙烯难吸附的组分易入气相馏出,然后从吸附相中得到高纯丙烯产品。
贮存方法
管道输送,或用耐压贮罐、槽车运送,严防烟火,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按铁路危规32006号运输。
毒理学数据
1、 急性毒性:小鼠吸入LC:>86mg/m3/4H
2、 其他多剂量毒性:大鼠吸入TCLo:5000ppm/6H/2Y-I
小鼠吸入TCLo:1250ppm/6H/14W-I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和水体要给予特别注意。还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 重原子数量:3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7.5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1077 2.1
危险品标志: 很易燃
安全标识:S9 S16 S33
危险标识:R12
分子结构数据
分子性质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9.07
2、 摩尔体积(m3/mol):138.5
3、 等张比容(90.2K):336.7
4、 表面张力(3.0 dyne/cm):34.9
5、 极化率(0.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