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叔-丁基-2-羟基苯甲醛
物理性质
密度(g/mL,25℃):1.041
沸点(oC, 1mmHg):78.0-79.0
折射率(n20/D):1.544
作用与用途
避免氧化剂
贮存方法
密封于阴凉干燥环境中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不确定
2、 摩尔体积(m3/mol):不确定
3、 等张比容(90.2K):不确定
4、 表面张力(dyne/cm):不确定
5、 极化率:不确定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3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7.3
6、 重原子数量:13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181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刺激
安全标识:S26 S36
危险标识:R36/37/38
性质与稳定性
用于硬质合金、宝石等硬质材料的磨削、研磨、钻孔 及抛光,金属硼化物的制造以及冶炼硼钠、硼合金和特殊焊接等。
合成方法
1.金属钴法将金属钴加入盐酸中,视溶解情况适当地加入硝酸,加热至80 ℃进行反应,在生成的氯化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净化除铁,沉淀、过滤后,加入碳酸钠进行置换反应生成碳酸钴,经洗涤、离心分离,把净制的碳酸钴经灼烧、过筛制得氧化钴。
2.废料回收法工艺与上述金属钴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用碳酸钠、烧碱除铁和用次氯酸钠除镍等除杂质工序。
3.Co3O4在温度高于900℃时即可分解生成CoO,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进行氧化焙烧,为了避免生成Co3O4,提高氧化温度为900℃以上,即可生成CoO。或者将Co3O4在空气中加热至960℃,使其发生热分解,也可得到CoO。反应完成后应在通入惰性气体的条件下降温冷却。
4.将硝酸钴、碳酸钴或氢氧化钴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焙烧使其发生热分解,分解的产物为CoO。将硝酸钴在氩气流中焙烧后,再在含有湿HCl的氩气流中于950℃加热10h,然后在干燥的氩气流中进行热处理,得到的产物为深暗红色的CoO。用氢氧化钴进行分解时,在真空或氮气流中的加热温度为200℃或在CO2气流中加热温度为900℃,其分解产物都是CoO。碳酸钴比硝酸钴更容易分解,碳酸钴在真空中于900℃以下分解即得到CoO。为了避免产物在冷却过程中发生氧化生成Co3O4,冷却过程要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小鼠(口服)LD50: 2,450 mg/kg
大鼠(口服)LD50: 11,600mg/kg
豚鼠(口服)LD50: 5mg/kg
由于食盐的LD50是3,000 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与食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