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二甲氨基吡啶
物理性质
性状:带白色晶体状粉末。
4. 折射率(n20/D):1.431
闪点(oC):110
10. 溶解性:易溶于甲醇、苯、氯仿,难溶于水、环己烷,二氯甲烷、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酸乙酯
作用与用途
1.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氧化物 酸 水分接触
毒性LD50(mg/kg):大鼠经口230。
2.比较稳定,可在室温下储存。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性质与稳定性
1.4-二甲氨基吡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农药、染料、香料等合成的酰化、烷基化、醚化等多种类型的反应中有较高的催化能力,对提高收率有极其明显的效果。用作超强亲核的酰化作用催化剂酰化反应的高效催化剂。
2.高活性酞化催化剂。用于萜、甾体、碳水化合物及核苷等的合成。
合成方法
1.将4-羟基吡啶、二甲胺盐酸盐和六甲基磷酰三胺在220℃加热4h。生成的固化反应物用水漂洗,加盐酸在100℃水解1h。冷至室温,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用氯仿提取。提取液在用硫酸镁干燥后蒸除溶剂,剩余物用沸腾的己烷提取,热滤,浓缩,结晶,得4-二甲氨基吡啶。收率约55%。
2.通过4-取代 (Cl, OPh, SO3H, OSiMe3) 吡啶与二甲基胺共热来制备。
贮存方法
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250mg/kg
小鼠口经LDLo:470mg/kg
急性毒性:
口腔 LD50 140mg/kg(rat)
皮肤LD50 90mg/kg(rbt)
刺激皮肤 severe unknown mg/4H(rbt)
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在皮肤和粘膜上造成腐蚀性影响。
在眼睛上面:强烈的腐蚀性影响。
致敏作用:没有已知的敏化作用。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稍微有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8.65
2、 摩尔体积(m3/mol):120.6
3、 等张比容(90.2K):303.4
4、 表面张力(dyne/cm): 40.0
5、 介电常数:无可用
6、 偶极距(10-24cm3):无可用
7、 极化率:15.32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3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6.1
6、 重原子数量:9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75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