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戊四醇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粉末状结晶,可燃,易被一般有机酸酯化,与稀烧碱溶液同煮无反应。
密度(g/mL):1.399
熔点(oC):262
沸点(oC,4.0KPa):276
折射率(20oC):1.54~1.56
闪点(oC):102
燃点(oC):约37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450 (粉)
饱和蒸气压(kPa, 276oC):4.0
燃烧热(KJ/kg):2765
生成热(KJ/kg):948
升华热(KJ/kg):131.5
熔化热(KJ/kg):约21
蒸发热(KJ/kg):约92
爆炸下限(%,V/V):30(g/m3)
溶解性: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苯、四氯化碳、乙醚、石油醚等。
相对密度(20℃,4℃):1.39730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905.8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776.7
晶相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761.9
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920.6
作用与用途
1.常温常压不分解,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酰基氯、酸酐接触。
可燃,季戊四醇中的羟基能发生酯化、硝化、卤化、醚化及氧化等反应。与金属形成络合物。
2.基本无毒。在人体内不产生代谢变化,但服用高剂量时,会出现高血糖或腹泻现象。皮肤和眼睛与季戊四醇的饱和溶液接触也不发生刺激或炎症。
性质与稳定性
1.用于制造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炸药、醇酸树脂, 也用作热稳定剂、增塑剂等。 大量用于涂料工业生产醇酸树脂、合成高级润滑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医药、炸药等原料。
2.是重要的多元醇化合物。它广泛用于醇酸树脂、阻燃涂料、聚氨酯、干性油的生产;同时也是合成增塑剂、阻燃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农药、抗氧剂、高级润滑油、季戊四醇酯、季戊四醇聚醚、聚酯、PENT炸药及氯化聚醚等的主要原料。
3.用作清漆、色漆和油墨生产松香酯的原料,并可作阻燃剂、干性油、航空润滑油。
合成方法
1.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在碱性缩合剂存在下反应而得。当采用氢氧化钠为缩合剂时,称为钠法。原料的摩尔配比为乙醛:甲醛:碱=1.5:6:1.1-1.3。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37%的甲醛溶液中,在搅拌下加入乙醛,于25-32℃反应6-7h。经中和过滤即得季戊四醇。原料消耗定额:甲醛(37%)2880kg/t、乙醛350kg/t。
贮存方法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2.采用塑料袋外套聚丙烯编织袋或麻袋包装,每袋25kg。季戊四醇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30g/m3以上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超过400℃时发生爆炸。故宜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潮、防火。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毒理学数据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1260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4097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500 毫克/ 24小时 轻度; 眼睛 -兔子 126 毫克 轻度。
大剂量经口可引起腹泻,未见皮肤刺激作用或炎症。粉尘对人体同样无害。
生态学数据
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7.51
2、 摩尔体积(m3/mol):139.1
3、 等张比容(90.2K):339.2
4、 表面张力(dyne/cm):35.3
5、 极化率(10-24cm3):14.87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4
2、 氢键供体数量:4
3、 氢键受体数量:4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80.9
7、 重原子数量:9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51.8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安全标识:S24/25
危险标识:R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