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二酸二辛酯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
密度(g/mL ,25/4℃):0.9119
折射率(25oC):1.4496
熔点(oC):18
沸点(oC,100kPa):377
沸点(oC,0.53kPa):248
沸点(oC,0.13kPa):212
凝固点(oC):-40
着火点(oC):57~263
黏度(mPa·s,20oC):19.9
蒸气压(kPa,240oC):666.6
溶解性:20℃时该品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2%,水在该品中的溶解度0.15%。溶于烃、醇、酮、酯、氯烃类,不溶于二元醇类。
相对密度(20℃,4℃):0.915
作用与用途
不溶于水和二元醇类,溶于烃类、醇类、酮类、酯类、氯代烃类、醚等有机溶剂。与聚氯乙烯、硝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树脂和氯丁橡胶等橡胶的相容性好。可燃。较稳定。
性质与稳定性
1.用途用作硝酸纤维素、聚氯乙烯树脂的耐寒增塑剂,且耐挥发性、光稳定性、电绝缘性、润透性能好。还可用作多种合成橡胶、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的增塑剂。在航空工业上可作喷气发动机的润滑油和润滑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电缆料、薄膜、人造革等制品。也可用于制造润滑油、精密机械油溶剂和合成橡胶软化剂。
2.为典型的耐寒性增塑剂,适用于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硝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合成橡胶等。其增塑效率高,挥发性低,既具有优良的耐寒性,又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光性和电绝缘性,而且加热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使制品外观、手感良好,特别适用于制作耐寒电线电缆料、人造革、薄膜及胶黏剂等。但该品迁移性较大,易被烃类抽出,耐水性也不太理想,常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美国FDA许可DOS增塑的塑料薄膜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合成方法
1.癸二酸和辛醇(质量比1∶1.6)在硫酸(癸二酸和辛醇总质量的0.25%)的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先生成单辛酯,这步酯化较为容易。第二步生成双酯,较为困难。要控制较高的温度,约130~140℃,0.093MPa真空度下进行脱水,反应时间3~5h,才可获得高收率。粗酯用2%~5%的纯碱水溶液中和,然后在70~80℃下水洗,再于0.096~0.097MPa的真空度下脱醇,当粗酯闪点达到205℃时即为终点。粗酯经压滤即得成品。
贮存方法
铁桶或塑料桶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远离火种和热源。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静脉注射LD50:900mg/kg;小鼠经口LD50:9500mg/kg
兔子经静脉注射LD50:540mg/kg;豚鼠经皮LD50:>10mL/kg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26.05
2、 摩尔体积(m3/mol):464.6
3、 等张比容(90.2K):1116.0
4、 表面张力(dyne/cm):33.2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49.97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9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4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3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2.6
7、 重原子数量:3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37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2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安全标识:S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