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羟基苯甲醛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结晶性粉末,有微弱的、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
熔点(oC):117~119
相对密度(g/mL,130/4oC):1.129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稍溶于水(在30.5℃水中溶解度为1.38g/100ml),溶于苯(在65℃苯中溶解度为3.68g/ml)
相对密度(20℃,4℃):1.143117
相对密度(25℃,4℃):1.136
折射率 (n130D) :1.5705
作用与用途
1.无色结晶性粉末。在空气中易升华。有芳香气味。
2.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豚鼠腹内注射致死量为3000mg/kg,大鼠
口服LD50为2700mg/kg。
3. 存在于烟叶、烟气中。
性质与稳定性
该品为医药、香料、液晶的中间体,还用作溶剂。对羟基苯甲醛用于生产抗菌增效剂TMP(甲氧苄氨嘧啶)、羟氨苄青霉素、羟氨苄头孢霉素、人造天麻、杜鹃素、苯扎贝特、艾司洛尔;用于生产香料茴香醛、香兰素、乙基香兰素、覆盆子酮。
合成方法
1.对羟基苯甲醛的生产有多条工艺路线,目前工业生产主要有苯酚、对甲酚、对硝基甲苯等原料路线。1.苯酚法苯酚法又分为Reimer-Tiemann反应、Gattermann反应、苯酚-三氯乙醛路线、苯酚-乙醛酸路线、苯酚-甲醛路线等多种合成工艺路线。苯酚法的工艺特点是原料易得,制造工艺较简单,但收率偏低,成本较高。(1)Reimer-Tiemann反应苯酚和三氯甲烷在碱水溶液中,于60-100℃下加热反应2-4h,同时生成对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苯甲醛(俗称水杨醛),总收率50%左右,对羟基苯甲醛收率最高仅17%。此工艺主要用来合成水杨醛,对羟基苯甲醛作为副产品,但却是现有的主要工艺生产方法之一。此工艺原料转化率和产品收率都很低,还有大量焦油产生。氯仿必需过量,未反应的苯酚不易回收,产品的分离和提纯困难。因此,必须大力开发新的高效催化剂,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开发简单高效的产品分离和提纯方法,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得率。(2)Gattermann反应苯酚和HCN,在AlCl3存在下,通入干HCl,进行催化反应,并在冰水中分解,得到对羟基苯甲醛,产品收率较高。如采用氰化锌代替HCN,则收率几乎是理论量。此工艺产品选择性较高,但缺点一是氰化物毒性大,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二是由于采用无水操作,反应设备要求严格、费用高;三是有少量水杨醛伴随产生,产品分离提纯困难,因而限制了大规模生产。
贮存方法
本品用内二塑(二层)外编包装,每袋净重25kg,或用PP袋装,净重500kg/袋或1000kg/袋。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3980mg/kg;小鼠经腹膜腔LD50:500mg/kg
2、致突变:人体淋巴细胞双染色体交换测试系统:1mmol/L
3、对眼睛、呼吸系统及皮肤有刺激性。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4.88
2、 摩尔体积(m3/mol):99.5
3、 等张比容(90.2K):367.3
4、 表面张力(dyne/cm):52.0
5、 极化率(10-24cm3):13.83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4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7.3
7、 重原子数量:9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93.1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刺激
安全标识:S26 S36
危险标识: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