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嘌呤
物理性质
性状:针状结晶
密度(g/mL,25/4℃):不确定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熔点(oC):>360
沸点(oC,常压):不确定
沸点(oC, 5.2kPa):不确定
折射率:不确定
闪点(oC):不确定
比旋光度(o):不确定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确定
蒸气压(kPa,25oC):不确定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确定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临界温度(oC):不确定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0.078/100m1(
作用与用途
与黄嘌呤一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其核苷酸的肌苷酸是核酸的嘌呤核苷酸的前体。也是咖啡因的母体。次黄嘌呤可以通过腺嘌呤脱氨酶或亚硝酸的作用由腺嘌呤脱氨生成,也能通过核苷磷酸化酶使肌苷发生磷酸解而失成。
性质与稳定性
抗恶性肿瘤药6-巯嘌呤的中间体。
合成方法
氰乙酸乙酯与乙醇钠、硫脲经环合反应得到2-巯基-4-氨基-6-羟基嘧啶,再经亚硝化、还原、消除、环合,制得6-羟基嘌呤。
贮存方法
本品应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小鼠腹腔D50:750 mg/kg;
繁殖:小鼠腹腔TDLo:600 mg/kgSEX/DURATION : female 13 day(s) after conception;
小鼠腹腔TDLo: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1
2、 氢键供体数量:2
3、 氢键受体数量:3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8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70.1
7、 重原子数量:1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9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安全标识:S22 S24/25
生态学数据
对水稍微危害,避免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1.41
2、 摩尔体积(m3/mol):104.4
3、 等张比容(90.2K):255.7
4、 表面张力(dyne/cm):36.0
5、 极化率(10-24cm3):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