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式碳酸铜(II)
物理性质
性状:孔雀绿色细小无定型粉末。
密度(g/mL,25℃):3.85
熔点(oC):220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醇。溶于酸、氨水及氰化钾溶液。
作用与用途
1.常温常压下稳定
2.避免的物料酸。不溶于冷水和醇,在热水中分解,溶于酸而成相应铜盐。溶于氰化物、氨水、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水溶液中,形成铜的络合物。在碱金属碳酸盐溶液中煮沸时,形成褐色氧化铜。对硫化氢不稳定。加热至200℃分解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在硫化氢气氛中不稳定。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08%。碳酸铜具有扬尘性,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及吸入。
3.不溶于水,溶于氨水中生成铜氨配离子。加热到220℃时分解。组成为2∶1的碱式碳酸铜为天蓝色的粉状结晶。如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则吸湿并放出部分二氧化碳,慢慢变成1∶1型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而形成铜氨配离子。
4.过剩的铜有害,Cu2+ 同酶的氢硫基反应起着决定性作用, 饮用含铜44mg/L水时, 可发生争性胃肠炎, 内服铜盐0.2~0.5g, 可引起呕吐, 1~2g可引起严重呕吐, 有时能发生致死性中毒。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机能紊乱, 面部皮肤、 头发及眼结膜有时变成浅黄绿色或浅黑绿色。粉尘与溶液能刺激眼睛和黏膜
性质与稳定性
1.用于有机催化剂、烟火制造和颜料中。在农业上作用植物黑穗病的防止剂、杀虫剂和磷毒的解毒剂,还作2.用种子的杀菌剂;与沥青混合可防止牧畜及野鼠啃树苗;用于饲料中作铜的添加剂,在原油储存时作脱碱剂及生产铜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于电镀、防腐及分析试剂。
3.用作饲料添加剂,牛等反刍动物对碳酸铜的吸收利用率比其他无机铜高。但由于成本较高,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4.用作分析试剂。用于铜盐制备、油漆颜料和烟火原料的配制。用作荧光粉激活剂,种子杀菌剂。
5.用于预镀银铜合金、镀铜锡合金和钢的氧化溶液的配制
合成方法
1.硫酸铜法。反应方程式:
贮存方法
1.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中。
2.应注意防潮。防止包装袋破损。
毒理学数据
1. 急性毒性:大鼠口服LD50:1350mg/kg;兔子口服LD50:159mg/kg ;鸽子口服LDLo:1gm/kg;家鸭口服LDLo:900mg/kg;
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在皮肤上面:刺激皮肤和粘膜
在眼睛上面:刺激的影响
致敏作用:没有已知的敏化现象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2
2、 氢键受体数量:5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65.2
5、 重原子数量:8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18.8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5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26 S36
危险标识:R22 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