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
物理性质
性状:室温为无色气体,冷却或加压时易液化,有氨味。
沸点(oC,101.3kPa):16.6
熔点(oC):-80.6
相对密度(g/mL,15/15oC):0.689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1.56
折射率(20oC):1.3663
黏度(mPa·s,-33.5oC):3.208
闪点(oC,开口):-17.8
燃点(oC):384
蒸发热(KJ/mol,b.p.):27.56
生成热(KJ/mol,25oC,气体):-46.05
燃烧热(KJ/mol,20oC,液体):1710.3
比热容(KJ/(kg·K),定压):2.89
临界温度(oC):183
临界压力(MPa):5.62
电导率(S/m,0oC):4×10-7
热导率(W/(m·K),37.8oC):0.0166
爆炸下限(%,V/V):3.5
爆炸上限(%,V/V):14.0
pKa(20oC,水):10.807
蒸气压(kPa,2.0oC):53.33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08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等。
作用与用途
化学性质:水溶液呈碱性,化学性质和甲胺相似。对光不稳定,在140~200℃时经紫外线照射,分解生成氢、氯、氨、甲烷和乙烷等。490~555℃于低压下进行热解,生成氢、氯、甲烷等。乙胺与次氯酸钠作用生成N-氯代乙胺。在乙胺水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N,N-二氯乙胺,与金属钠、锶反应,生成金属的乙氨基化合物。
2.本品高毒。具有强烈刺激性,能刺激眼、气管、肺、皮肤和排泄系统。对大鼠经口LD50为400mg/kg。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18mg/m3。
皮肤溅到乙胺后用大量水冲洗。溅入眼睛时,应用流水冲洗15分钟。操作时应穿防护衣,戴防护手套,必要时应戴防毒面具。
性质与稳定性
用于生产农药三嗪类除草剂,包括莠去津和西玛津([122-34-9])。这两种除草剂都以三聚氯氰为原料,生产工艺也有相似之处。莠去津(又称特拉津)应用范围比西玛津广,而且能够杀伤抗西玛津的杂草,1985年由瑞士的嘉基公司开发生产,后来发展成世界产量最大的除草剂。乙胺也用于染料、橡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离子交换树脂、飞机燃料、溶剂、洗涤剂、润滑剂、冶金选矿剂,以及化妆品和医药品等的生产。
合成方法
1.乙醇(气相)氨化法将乙醇与氨以4:1配比投料,在反应温度350-400℃,压力为2.45-2.94MPa,以氧化铝作脱水催化剂。除生成乙胺以外,副反应生成二乙胺、三乙胺以及乙醚、乙腈和乙烯。将反应气体冷凝得到的粗产品经蒸氨后,蒸出乙胺,含量在95%以上。一般以50%水溶液作为商品,每吨50%水溶液消耗乙醇(95%)约1400kg。
贮存方法
1.本品应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2.用铁桶包装,每桶净重170kg或200kg。本品易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5%~14%(体积)。应贮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严禁烟火,应与氧化剂隔离。按易燃有毒物品规定贮运。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400 mg/kg(大鼠经口);390 mg/kg(兔经皮)。
2、乙胺属中等毒类,能侵害皮肤、黏膜和呼吸器官,应避免吸入蒸气或与皮肤接触。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18.4mg/m3。大鼠经口LD50为40mg/kg,小鼠经口LD50为530~580mg/kg。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4.84
2、 摩尔体积(m3/mol):65.2
3、 等张比容(90.2K):140.7
4、 表面张力(dyne/cm):21.5
5、 极化率(10-24cm3):5.88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3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
7、 重原子数量:3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8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1036 2.1
危险品标志: 很易燃有害
安全标识:S16 S26 S29
危险标识:R12 R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