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30%水溶液)
物理性质
性状:纯的过氧化氢为无色透明液体
密度(g/mL,25/4℃):1.4067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可用
熔点(oC):-0.43
沸点(oC,常压):150.2
沸点(oC,5.2kPa):不可用
折射率:1.3350
闪点(oC):107
比旋光度(o):不可用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不可用
蒸气压(kPa,25oC):0.13
饱和蒸气压(kPa,60oC):不可用
燃烧热(KJ/mol):不可用
临界温度(oC):不可用
临界压力(KPa):不可用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可用
爆炸上限(%,V/V):不可用
爆炸下限(%,V/V):不可用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
作用与用途
1.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2.避免接触还原剂,碱金属,光。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表面、重金属及其他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和热。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为强氧化剂。在有酸存在下较稳定,有腐蚀性。高浓度的过氧化氢能使有机物质燃烧。与二氧化锰相互作用,能引起爆炸。工作接触时要穿防护衣,戴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的手套和聚合材料制的透明防护眼镜和面具。如触及皮肤或溅入眼睛用温水冲洗。30%的水溶液的熔点为-32.6℃,沸点107℃,相对密度1.132。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但在某些场合也可以作为还原剂。高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可因杂质或金属粉而引起爆炸性分解。另外,高浓度过氧化氢与皮肤接触时,会引起水肿,所以一旦皮肤接触到高浓度过氧化氢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能与水醇任意混溶,水溶液具弱酸性。有氧化性。有腐蚀性,能引起灼伤。
4.贮存时会分解为水和氧,可加入少量乙酰基苯胺、乙酰基乙氧基苯胺作稳定剂。本品具有腐蚀性,其液体如溅在皮肤上很快会呈现白色并具有灼伤感,其气体则会刺激眼睛和肺部。
5.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有弱酸性、 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过氧化氢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其中又以氧化性为主; 过氧化氢遇强氧化剂时, 发生还原反应; 过氧化氢在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时,其本身都不给环境造成杂质, 因此, 过氧化氢是某些物质制备和除杂质时较为理想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性质与稳定性
1.有氧化性,有腐蚀性,能引起灼伤
2.化学工业上用作制造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无机或有机过氧化物的原料;用于生产金属盐类或其他化合物以除去铁及其他重金属;用于电镀液中以除去无机杂质,提高镀件质量。
3.在医药上主要用作杀菌剂。用作羊毛、生丝、皮毛、羽毛、象牙、猪鬃、纸浆、脂肪等的漂白剂。还可用作食品加工、食品的漂白、防腐和保鲜剂。近年来广泛用于纸塑无菌包装材料在包装前杀菌之用。用于工业污水、污泥处理,是生态业理想的污染控制剂。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作为火箭燃料和氧源。
4.电子工业中用作清洗腐蚀剂。
5.该产品也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脱臭,杀菌灭藻,也广泛应用在纺织印染及造纸工业作漂白剂及食品工业作漂白保鲜剂。
6.过氧化氢可用于除去电镀溶液的有机杂质,也可用于铜、低碳钢的化学抛光及铜的化学蚀刻。
合成方法
1.电解法有过硫酸铵法、过硫酸钾法和过硫酸法三种。工业上主要采用过硫酸铵法,该法具有电流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电耗低等优点。
贮存方法
1.应贮存在阴凉、清洁、通风的库房中。库温不宜超过30 ℃,避免日光照射。容器要盖紧,通气孔要畅通,防止灰尘堵塞。隔绝热源与火种。
2.不可与有机物或铁、 铜、 铬等金属及其盐类共贮混运.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不可用
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蒸气对人体都有较强的刺激性作用和腐蚀性。含量在30%以上的溶液接触皮肤,会使之变白并有刺痛感;接触眼睛能引起炎症,甚至灼伤。含量在50mg/kg以上的蒸气能强烈刺激眼睛和黏膜,并引起呼吸器官障碍。人体在过氧化氢蒸气中短时间曝露的浓度界限为75mg/kg,超过100mg/kg时则有生命危险。应使用大量水冲洗身体接触部位。浓度低于86%的工业过氧化氢,只要条件符合要求,在常温下是不会爆炸的。浓度高于86%的产品,也只有存在高能引发源时才能发生爆炸。蒸气相过氧化氢在一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其在大气压力下的爆炸极限浓度约为26mol/m3。含有90%H2O2的气相,只要保持在115℃以下是安全的。
生态学数据
1、其它有害作用: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5.11
2、 摩尔体积(m3/mol):23.5
3、 等张比容(90.2K):65.6
4、 表面张力(dyne/cm):60.2
5、 极化率(10-24cm3):2.02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014 5.1/PG 2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26 S39
危险标识:R22 R41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 重原子数量:11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9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