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II)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或灰白色斜方结晶
密度(g/mL 25oC):3.606
熔点(oC):560
蒸气压(kPa,25oC):7.3mm Hg
溶解性(mg/mL):溶于水、甲醇。不溶于乙醇
作用与用途
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而变成水合物。当加热温度达653℃时,开始分解生成CuO和SO3,在720℃时分解结束。
性质与稳定性
1.铜是畜禽机体多种酶的组成部分。适量的铜离子浓度能激活胃蛋白酶,提高畜禽的消化机能,同时还参与造血过程,对保持体内器官的形状和组织的成熟具有特殊功能,可促进生长发育。对畜禽皮毛色质、中枢神经系统、繁殖机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2.分析试剂。醇类和有机化合物的脱水剂。气体干燥剂。铜的着色。
合成方法
1.以废铜为原料,在600℃下焙烧成黑色的氧化铜,要求氧化率大于80%。反应器内先加入母液,然后加入硫酸至150g/L的浓度;升温至90℃时开始加入氧化铜,搅拌反应至液相相对密度为1.30~1.32为止;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1.38~1.40后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而得成品。
CuO+H2SO4+4H2O→CuSO4·5H2O
2.将五水合硫酸铜置于瓷皿中,于通风良好处,在砂浴上加热,温度不高于220℃。不断搅动,直至蓝色全部消失为止。将制得的白色粉末研细(如制品呈灰白色证明加热过度)即为无水硫酸铜。
3.将五水合物CuSO4·5H2O置于平盘中,在砂浴上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温度控制为220℃,当完全脱水时,即成为白色粉末,趁热将其装入容器并加盖密封。若生成物为灰色,则表明有碱式盐生成,当加热温度高于230℃时,就开始生成碱式盐。
4.将试剂结晶硫酸铜在不断搅拌下于砂浴不超过220℃加热,可得白色粉末状 ( 冷时)无水硫酸铜。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LD50:300 mg/kg(大鼠经口)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288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2 S60 S61
危险标识:R22 R36/38 R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