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化乙基铝
物理性质
性状: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
密度(g/mL ,25/4℃):1.222
熔点(℃):32℃
沸点(oC,0.67kpa或5 mmHg):60℃
沸点(oC,6.67kpa):113℃
凝固点(℃):30
沸点(℃):194
溶解性:溶于汽油及芳烃。
作用与用途
在空气中易燃,遇水发生激烈反应。参见三异丁基铝。
性质与稳定性
1.本品用作烯烃聚合和芳烃加氢的催化剂,也用作生产聚丙烯的助催化剂。
合成方法
1.氯乙烷与铝在活化剂碘存在下反应,生成粗倍半物(即一氯二乙基铝和二氯乙基氯各半组成的混合物),再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静置分去残渣、精制后即得成品。
贮存方法
本品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毒理学数据
本品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剧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等。能灼伤皮肤。
生态学数据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计算化学数据
四、计算化学数据: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0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6、 重原子数量:5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21.6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3393 4.2/PG 1
危险品标志: 易燃腐蚀
安全标识:S16 S26 S27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17 R34 R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