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烷醇
物理性质
一、物性数据
性状:白色鳞片状结晶
密度:暂无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0.777
4. 熔点(oC):86.5~87.5
沸点(oC,常压):暂无
沸点(oC,5.2kPa): 暂无
折射率:暂无
闪点(oC):暂无
比旋光度(o): 暂无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oC): 暂无
蒸气压(kPa,25oC): 暂无
饱和蒸气压(kPa,60oC): 暂无
燃烧热(KJ/mol):暂无
临界温度(oC): 暂无
临界压力(KPa): 暂无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暂无
爆炸上限(%,V/V):暂无
爆炸下限(%,V/V): 暂无
溶解性:溶于乙醚、氯仿、二氯甲烷及热苯,难溶于冷乙醇和苯,几乎不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一、基本性质
对光、空气、热和碱均稳定。
性质与稳定性
1.本品对水稻、麦类、棉花、大豆、玉米、蔬菜、花卉、果树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产效果。可以增加开花数,提高结实率和座果率,减少落花和空粒,增加千粒重。可用于浸种、苗期喷雾、花期喷雾等。可与多菌灵混用。使用时必须掌握适宜的用量。
2.无公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理作用:促进能量贮存,改善细胞透性,调节生理功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强度,增强酶的活性,促进矿物质吸收,促进种子萌发,根系发根,提早成熟,增加蛋白质含量和干物质量。对水稻、麦类、棉花、大豆、玉米、高粱、烟草、甜菜、花生、蔬菜、果树、甘蔗、油料作物等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合成方法
1.中华蜂蜡中三十烷醇含量高达30%,一般由棕榈酸三十烷醇酯、蜡酸三十烷醇酯和十六烯酸三十烷醇酯组成。这些酯与碱进行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三十烷醇。皂化后,加入溶剂(如苯、石油醚等)萃取,然后脱溶可得到含三十烷醇等高级一元醇和烃类的产物,然后再经过脱烃提纯而得纯品三十烷醇。总收率10%~15%。有时,在皂化时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或冠醚),可缩短皂化反应时间,三十烷醇的收率也略有提高。
2.许多虫蜡和植物蜡中均含有三十烷醇,如中华蜂蜡含量高达30%,一般由棕榈酸三十烷醇酯、蜡酸三十烷醇酯和十六烯酸三十烷醇酯组成。这些酯与碱皂化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三十烷醇。因此,一般可从蜂蜡(或糠蜡)中提取,工艺过程如下。
3.将蜂蜡加热熔融,过滤除去机械杂质,得干净的黄色透明蜂蜡。然后将干净的蜂蜡与工业酒精加热至沸,倾出上层酒精溶液,重复萃取2次,合并酒精液,冷却,过滤得淡黄色固体,与热酒精不溶物合并。再将上述制得的固体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和苯加热回流,进行皂化,而后加入热水,搅拌洗涤,分去水层,脱去苯后,得淡黄色黏稠粗品。最后用混合溶剂重结晶,制得三十烷醇白色结晶产品。
贮存方法
玻璃瓶包装。宜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毒理学数据
对人畜无毒。小鼠急性经口LC50为18750mg/kg,国际上公认LD50达15g/kg时为无毒。
生态学数据
三、生态学数据:
1、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五、分子性质数据:
1、 摩尔折射率:142.56
2、 摩尔体积(m3/mol):521.2
3、 等张比容(90.2K):1242.4
4、 表面张力(dyne/cm):32.2
5、 极化率(10-24cm3):56.51
计算化学数据
四、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9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1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8
6、 重原子数量:20.2
7、 表面电荷:31
8、 复杂度:0
9、 同位素原子数量:288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