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醇胺
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
相对密度(20/4℃):1.0966
熔点(℃):28
沸点(℃):268.8
沸点(℃,20kpa):217
沸点(℃,1.33kpa):154~155
折射率:1.4776
溶解性:易溶于水、丙酮,25℃苯中溶解度为4.2%、乙醚中0.8%、四氯化碳中为0.1%。熔化时为无色至微黄色黏稠液体。
作用与用途
1.避免与氧化物接触。无色透明的黏性液体,具有氨的气味。
溶于水、乙醇和丙酮,微溶于苯和乙醚。呈碱性,有吸湿性,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可燃,低毒。
化学性质:具有仲胺和醇的化学性质。与酸作用生成铵盐,与高级脂肪酸一同加热生成酰胺和酯。与脂肪酸一同加热到110℃以上得到酰胺。与醛在碳酸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叔胺。二乙醇胺的盐酸盐在220℃长时间加热,脱水生成吗啉。用次氯酸钠氧化生成乙二醇醛和2-氨基乙醇。用高碘酸氧化生成乙醛和氨。
2.二乙醇胺灌胃的LD50,小白鼠为3.3g/kg,大白鼠3.5g/kg,豚鼠和家兔为2.2g/kg。急性中毒时出现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以及运动性兴奋。对皮肤,引起动物炎症反应。二乙醇胺操作现场最高容许浓度为50mg/m3。防护措施参见乙醇胺和三乙醇胺。
性质与稳定性
1.主要用作CO2、H2S和SO2等酸性气体吸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擦光剂、工业气体净化剂、润滑剂。亚氨基二乙醇又称二乙醇胺,是除草剂草甘膦的中间体。用作气体的净化剂,也用作合成药物及有机合成的原料。
2.在洗发剂和轻型去垢剂内用作增稠剂泡沫改进剂,在合成纤维和皮革生产中用作柔软剂。二乙醇胺与70%硫酸作用,脱水环化生成吗啉(即1,4-氧氮杂环己烷)。吗啉和二乙醇胺都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例如可用来生产纺织工业中某些光学漂白剂,吗啉的脂肪酸盐可用作防腐剂,吗啉还可用来生产中枢抑制药福尔可定或作为溶剂。二乙醇胺在分析化学上用作试剂和气相色谱固定液,可选择性地保留和分离醇、二醇、胺、吡啶、喹啉、哌嗪、硫醇、硫醚和水。
3.二乙醇胺是重要的缓蚀剂,可用于锅炉水处理、汽车引擎的冷却剂,钻井和切削油以及其他各类润滑油中起缓蚀作用。还在天然气中用作净化酸性气体的吸收剂。在各种化妆品和药品中用作乳化剂。在纺织工业中作润滑剂,还可作润湿剂和软化剂以及其他的有机合成原料。
4.在胶黏剂中用作酸吸收剂、增塑剂、软化剂、乳化剂等。还用作石油气、天然气及其他气体中酸性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的吸收剂。是合成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及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在酸性条件下用作油类、蜡类的乳化剂,皮革及合成纤维的软化剂。在洗发液和轻型去垢剂中用作增稠剂及泡沫改进剂。还用作洗涤剂、润滑剂、光亮剂及发动机活塞除灰剂等。
5.用作镀银、镀镉、镀铅、镀锌络合剂等。
合成方法
1.由环氧乙烷与氨反应得到二乙醇胺,同时也得到一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将环氧乙烷;氨水送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30-40℃,反应压力70.9-304kPa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一;二;三乙醇胺混合液,在90-120℃下经脱水浓缩后,送入三个减压精馏塔进行减压蒸馏,按不同沸点截取馏分,则可得纯度达99%的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成品。在反应过程中,如加大环氧乙烷比例,则二;三乙醇胺生成比例增大,可提高二;三乙醇胺的收率。
精制方法:工业制品中含有2%以下的乙醇胺、三乙醇胺和1.5%以下的水分。精制时先进行减压蒸馏,再用水蒸气蒸馏除去乙醇胺。三乙醇胺可在其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成碱金属盐析出除去。最后再进行减压蒸馏精制。操作中注意防止吸收二氧化碳。
贮存方法
1.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2.远离火源。储存的地方远离氧化剂。
毒理学数据
1、刺激性:兔子经皮:500mg/24H 轻微刺激。兔子经眼:750ug/24H 严重刺激。
2、急性毒性:豚鼠经口LD50:2000mg/kg;小鼠经口LC50:3300mg/kg
大鼠经口LD50:1820mg/kg;兔子经口LD50:2200mg/kg
小鼠腹腔注射LC50:2300mg/kg。
3、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动物试验证明对肝肾有损害。
4、操作现场最高容许浓度为50mg/m3
5、二乙醇胺灌胃的LD50,小白鼠为3.3g/kg,大白鼠为3.5g/kg,豚鼠和家兔为2.2g/kg。
生态学数据
对水体有轻微的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可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症状。蒸气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可使眼睛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失明。长时间接触皮肤,可致灼伤。长期接触本品可导致肝肾损害。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27.24
2、 摩尔体积(m3/mol):98.3
3、 等张比容(90.2K):252.7
4、 表面张力(dyne/cm):43.5
5、 极化率(10-24cm3):10.80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2、 氢键供体数量:3
3、 氢键受体数量:3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2.5
7、 重原子数量:7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8.9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3082 9/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26 S46 S36/S37/S39
危险标识:R22 R38 R41 R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