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甲酯
物理性质
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冬青油的气味。
沸点(oC,101.3kPa):199.3
熔点(oC):-12.3
相对密度(g/mL,15/4oC):1.0937
折射率(16oC):1.5181
黏度(mPa·s,15oC):2.298
闪点(oC,闭口):87.8
蒸发热(KJ/mol,25oC):57.0
熔化热(KJ/mol):9.7
生成热(KJ/mol):3949
燃烧热(KJ/mol):3952.2
热导率(W/(m·K)):0.01468
比热容(KJ/(kg·K),20oC,定压):1.60
电导率(S/m,22oC):1.37×10-5
临界温度(oC):438
临界压力(MPa):4.0
体膨胀系数(K-1):0.000876
蒸气压(kPa,40oC):0.14
溶解性:能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和甲醇混溶,微溶于水。20℃时在水中溶解0.21%;水在苯甲酸甲酯中溶解0.74%。
相对密度(20℃,4℃):1.0885
相对密度(25℃,4℃):1.0838
常温折射率(n20):1.5168
常温折射率(n25):1.5146
溶度参数(J·cm-3)0.5:20.476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9.530×109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73.910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4003.46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287.98
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947.90
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343.55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214.2
作用与用途
1.化学性质:苯甲酸甲酯比较稳定,但在苛性碱存在下加热时水解生成苯甲酸和甲醇。在密封管中于380~400℃加热8小时无变化。在灼热的金属网上热解时,生成苯、联苯、苯基苯甲酸甲酯等。在10MPa、350℃加氢生成甲苯。苯甲酸甲酯在碱金属乙醇化物存在下,与伯醇发生酯交换反应。例如,在室温下与乙醇反应有94%变成苯甲酸乙酯;与丙醇反应有84%变成苯甲酸丙酯。与异丙醇不发生酯交换反应。苯甲醇酯与乙二醇以氯仿作溶剂,加入少量碳酸钾回流时,得到乙二醇苯甲酸酯和少量乙二醇二苯甲醇酯。苯甲酸甲酯与甘油用吡啶作溶剂,在甲醇钠存在下加热时,也可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甘油的苯甲酸酯。
苯甲醇甲酯用硝酸(相对密度1.517)在常温下进行硝化,以2:1的比例得到3-硝基苯甲酸甲酯与4-硝基苯甲酸甲酯。用氧化钍为催化剂,与氨在450~480℃反应生成苄腈。与五氯化磷一起加热至160~180℃得到苯酰氯。
苯甲酸甲酯与三氯化铝和氯化锡形成结晶性的分子化合物,与磷酸形成片状结晶化合物。
本品实际无毒。大鼠经口LD50为3.4g/kg。
性质与稳定性
1.用于有机合成;用作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橡胶等的溶剂;
2.用作香料,具有浓郁的冬青油和卡南迦油香气,用来配制皂用及化妆品用人造依兰油及月下香油;
3.食用香精,用以配制草莓、菠萝、樱桃、朗姆酒等香精。
4.用于配制玫瑰型、老鹤草型等香精,也用作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橡胶等的溶剂。
合成方法
1.苯甲酸甲酯存在于天然的丁香油、依兰油和月下香油中,可从精油中精馏提取。工业生产由苯甲酸在硫酸存在下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将苯甲酸与甲醇混合,缓缓加入浓硫酸,加热至约70℃回流4h,蒸出过量的甲醇。冷却,分出酸液,经洗涤、干燥,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04-105℃(5.2kPa)馏分即为成品。收率在90%以上。
贮存方法
1.注意火源,置阴凉通风处贮存。
2.采用铝桶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处,注意防火。按易燃化学品规定贮运
毒理学数据
属低毒类。对皮肤有中等刺激,对眼有轻度刺激,能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大鼠经口LD50为3.5g/kg。大鼠吸入饱和蒸气8小时无死亡。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8.02
2、 摩尔体积(m3/mol):127.3
3、 等张比容(90.2K):312.1
4、 表面张力(dyne/cm):36.1
5、 极化率(10-24cm3):15.07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1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7、 重原子数量: 1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14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36
危险标识:R22